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原油乳状液及其破乳过程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6页
        1.2.1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质第9-12页
        1.2.2 破乳剂分类第12-16页
    1.3 计算机模拟方法第16-19页
        1.3.1 分子动力学第16-17页
        1.3.2 蒙特卡罗模拟第17页
        1.3.3 粗粒化介观模拟第17-19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模拟方法第20-31页
    2.1 耗散粒子动力学理论第20-22页
    2.2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第22-23页
    2.3 粗粒化模型及模拟参数第23-31页
        2.3.1 原油乳状液粗粒化模型第24-27页
        2.3.2 原油乳状液破乳粗粒化模型第27-31页
第3章 原油乳状液模拟及稳定性质研究第31-50页
    3.1 体系能量变化及原油乳状液粗粒化模型论证第31-34页
        3.1.1 体系能量变化第31页
        3.1.2 原油乳状液粗粒化模型论证第31-34页
    3.2 沥青质W/O乳液第34-38页
        3.2.1 液/液界面吸附模型第34-35页
        3.2.2 乳液(W/O)模型第35-38页
    3.3 胶质W/O乳液第38-41页
        3.3.1 液/液界面吸附模型第38-39页
        3.3.2 乳液(W/O)模型第39-41页
    3.4 “沥青质+胶质”W/O乳液第41-42页
    3.5 含聚合物W/O乳液第42-49页
        3.5.1 “聚合物+沥青质”W/O模型第42-46页
        3.5.2 “聚合物+胶质”W/O模型第46-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原油乳状液破乳过程模拟第50-59页
    4.1 原油乳状液模型第50-51页
    4.2 破乳过程模拟第51-55页
        4.2.1 破乳过程液滴形变第51-53页
        4.2.2 破乳剂效率比较第53-54页
        4.2.3 破乳动力学第54-55页
    4.3 破乳机理第55-58页
        4.3.1 径向分布函数第55-56页
        4.3.2 均方根末端距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5.1 主要结论第59-60页
    5.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溶性二硫化钨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微波频率对原油组分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