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葵花籽自动分拣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引言第9页
    1.2 食品分拣的视觉识别分拣技术的国内外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第12页
    1.4 论文组织和主要贡献第12-13页
    1.5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葵花籽分拣系统的结构设计第14-25页
    2.1 分拣对象第14页
    2.2 分拣系统的方案第14-15页
    2.3 图像采集装置第15-17页
    2.4 供料装置第17-18页
    2.5 传动装置第18-20页
    2.6 电控装置第20-23页
    2.7 整体机械装置第23-24页
    2.8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葵花籽定位算法研究第25-30页
    3.1 目标定位第25-26页
    3.2 算法的提出第26-29页
        3.2.1 目标与背景分割第26-27页
        3.2.2 形态学处理第27-28页
        3.2.3 候选葵花籽区域的验证第28-29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葵花籽检测算法研究第30-44页
    4.1 引言第30页
    4.2 本文的改进算法一第30-33页
        4.2.1 自适应高阀值确定第31页
        4.2.2 基于梯度方向的边缘端点延伸第31-32页
        4.2.3 基于最长曲线的区域包围第32页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2-33页
    4.3 本文的改进算法二第33-37页
        4.3.1 IVC模型第34页
        4.3.2 IVC模型的改进第34-35页
        4.3.3 改进IVC模型的实现第35页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5-37页
    4.4 本文的改进算法三第37-42页
        4.4.1 LIF模型第37-38页
        4.4.2 LSPF模型第38-39页
            4.4.2.1 模型的创建第38页
            4.4.2.2 模型的实现第38-39页
        4.4.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42页
            4.4.3.1 无初始轮廓位置敏感问题实验第39-40页
            4.4.3.2 均匀与不均匀图像分割对比实验第40-41页
            4.4.3.3 抗噪性实验第41-42页
    4.5 三种改进算法的比较第42-43页
    4.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葵花籽识别算法研究第44-53页
    5.1 概况第44-45页
    5.2 虫蚀葵花籽的识别算法第45-52页
        5.2.1 虫蚀葵花籽特征分析第45页
        5.2.2 边缘特征提取与检测第45-47页
        5.2.3 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和颜色特征第47-48页
        5.2.4 目标识别第48-51页
            5.2.4.1 Adaboost概述[71][75]第48-49页
            5.2.4.2 Adaboost算法步骤第49页
            5.2.4.3 Adaboost训练过程第49-50页
            5.2.4.4 目标识别的过程第50-51页
        5.2.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1-52页
    5.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葵花籽实时分拣软件系统设计第53-66页
    6.1 模块功能介绍第53-59页
        6.1.1 系统框架模块第53-54页
        6.1.2 ADO数据库第54-55页
        6.1.3 权限登录模块第55页
        6.1.4 图像算法模块第55-57页
        6.1.5 阀岛调试模块第57-58页
        6.1.6 实时分拣模块第58-59页
    6.2 模块交互接口第59-60页
    6.3 分拣系统实时控制第60-64页
        6.3.1 建立目标队列模型第61-62页
        6.3.2 目标队列刷新第62-64页
    6.4 系统总体测试第64-65页
    6.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主要结论第66-67页
    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发表学术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中模型下的多约束路径优化
下一篇: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