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结核病论文

结核分枝杆菌人新B细胞表位及10种特异蛋白的抗原性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7-20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2章 新抗原人B细胞表位的预测合成及10种蛋白抗原的克隆表达纯化第20-57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6页
        2.1.1 菌株及载体的来源第20-21页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第21-22页
        2.1.3 主要试剂配制第22-24页
        2.1.4 主要仪器设备第24-25页
        2.1.5 主要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37页
        2.2.1 结核分枝杆菌新抗原的筛选、B细胞表位的预测优选和合成以及已知特异抗原的筛选第26页
        2.2.2 重组质粒的克隆表达第26-34页
        2.2.3 重组蛋白大量的诱导表达、鉴定与纯化第34-35页
        2.2.4 纯化包涵体的透析复性第35-36页
        2.2.5 重组蛋白浓度的测定第36-37页
    2.3 实验结果第37-51页
        2.3.1 新蛋白B细胞表位的预测、筛选及多肽的合成第37-38页
        2.3.2 特异蛋白抗原编码基因中人T/B细胞表位的分布情况第38-39页
        2.3.3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39页
        2.3.4 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9-40页
        2.3.5 PCR阳性菌落的鉴定第40-42页
        2.3.6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第42页
        2.3.7 重组质粒目的基因的测序结果第42-45页
        2.3.8 重组质粒的小量诱导表达第45-47页
        2.3.9 大量诱导后表达形式的验证第47-48页
        2.3.10 10种重组蛋白的纯化第48-49页
        2.3.11 BCA法蛋白浓度的测定结果第49-51页
    2.4 讨论第51-57页
第3章 蛋白抗原及多肽的血清学评价第57-71页
    3.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3.1.1 血清标本来源第57页
        3.1.2 试剂及材料第57页
        3.1.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57-58页
        3.1.4 主要仪器第58页
        3.1.5 分析软件第58页
    3.2 血清学验证方法第58-61页
        3.2.1 棋盘滴定确定目的蛋白、多肽及血清的最佳稀释度第58-59页
        3.2.2 确定最佳二抗稀释度第59页
        3.2.3 待测血清标本的检测第59页
        3.2.4 数据分析第59-61页
    3.3 实验结果第61-68页
        3.3.1 蛋白抗原及多肽最佳包被浓度及血清稀释度第61-63页
        3.3.2 二抗的最佳稀释度第63页
        3.3.3 蛋白抗原及多肽检测待测血清的ELISA结果第63-68页
    3.4 讨论第68-71页
第4章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文献综述 B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及在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第76-90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DR5-Fc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一篇: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发低磷血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