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3页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写作思路第11-13页
第一章 寻衅滋事罪客观行为的认定第13-23页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第13-15页
        (一)对“随意殴打他人”的认定第13-15页
        (二)对“情节恶劣”的认定第15页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第15-18页
        (一)对“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的认定第15-17页
        (二)对“情节恶劣”的认定第17-18页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第18-20页
        (一)对“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认定第18-19页
        (二)对“情节严重”的认定第19-20页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第20-23页
第二章 寻衅滋事罪与相关罪名的界限第23-32页
    一、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第23-25页
        (一)区分两罪的必要性——司法实践的需要第23-24页
        (二)两罪的界限第24-25页
    二、寻衅滋事罪与侮辱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第25-27页
        (一)寻衅滋事罪与侮辱罪的区别第25-27页
        (二)寻衅滋事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第27页
    三、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界限第27-30页
        (一)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区分第27-28页
        (二)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第28-29页
        (三)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分第29-30页
    四、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第30-32页
第三章 寻衅滋事罪的特殊问题第32-49页
    一、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否需要“流氓动机”第32-38页
        (一)主观方面的认定是否必要第32-33页
        (二)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除“故意”之外是否需要其他特定目的第33-34页
        (三)寻衅滋事罪主观方面的认定需要具备流氓动机第34-38页
    二、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罪的认定第38-49页
        (一)网络空间中的寻衅滋事能否应用传统刑法加以规制第38-39页
        (二)传统刑法的规定如何适用于网络寻衅滋事第39-41页
        (三)网络寻衅滋事的具体认定第41-49页
结语第49-52页
致谢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法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下一篇:电子商务合同订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