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军旅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宋代军旅词的概念以及数量问题 | 第11页 |
二、宋代边塞词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三、宋代词人群体中军旅词创作的研究 | 第13页 |
四、宋代单个词人创作军旅词的艺术特点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相关问题的阐释 | 第16-18页 |
一、词人群体的划分问题 | 第16-17页 |
二、宋代军旅词的产生和发展因素 | 第17页 |
三、作品作者的归属问题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宋代词坛的军旅词创作 | 第18-32页 |
第一节 宋代军旅词的创作情况 | 第18-28页 |
一、宋代军旅词人及作品 | 第18-26页 |
二、宋代军旅词的分类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宋代军旅词的产生与发展 | 第28-32页 |
一、宋代军旅词的产生 | 第28-30页 |
二、宋代军旅词的发展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北宋以御敌与盼归为主的情感抒发 | 第32-43页 |
第一节 北宋时期词人的军旅词创作 | 第32-37页 |
一、台阁词人 | 第32-34页 |
二、元祐词人 | 第34-35页 |
三、其他词人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北宋军旅词的意象 | 第37-43页 |
一、西北地区独特的景观 | 第37-39页 |
二、军队器物 | 第39-41页 |
三、“酒”之韵味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南宋词坛和战之争与爱国基调的高扬 | 第43-55页 |
第一节 南渡词人的军旅词创作 | 第43-47页 |
一、主战派的抗争和叹息 | 第43-45页 |
二、临别赠言与前线抒怀 | 第45-47页 |
第二节 中兴词人的军旅词创作 | 第47-55页 |
一、张孝祥和陆游 | 第48-49页 |
二、辛派前期词人 | 第49-51页 |
三、前期江湖诗人 | 第51-53页 |
四、其他词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南宋末军旅词人创作的悲壮 | 第55-62页 |
第一节 辛派中后期词人的军旅词创作 | 第55-58页 |
一、辛派后劲——李曾伯 | 第55-57页 |
二、其他词人的悲愤与怀古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后期江湖诗人及其他词人的军旅词创作 | 第58-62页 |
一、后期江湖诗人 | 第58-59页 |
二、其他词人 | 第59-62页 |
第五章 宋代军旅词的艺术特征 | 第62-70页 |
第一节 宋代军旅词的用典 | 第62-66页 |
一、事典——历史的回眸 | 第62-64页 |
二、语典——词句的借用 | 第64-66页 |
第二节 宋代军旅词词风的继承与转变 | 第66-67页 |
第三节 宋代军旅词语言的议论化和散文化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附录一:词牌的选择与偏爱 | 第71-73页 |
附录二:宋代军旅词语典汇总表 | 第73-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