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形态对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4页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2页
        1.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第10-11页
        2.实验类科普节目研究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页
    (四)创新之处第12-14页
一、实验类科普节目概述第14-18页
    (一)电视节目形态概念解析第14页
    (二)实验类科普节目概念界定第14-16页
        1.电视科普类节目的界定第14-15页
        2.实验类科普节目的界定第15页
        3.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基本元素第15-16页
    (三)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发展概述第16-18页
二、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元素对比第18-40页
    (一)主持人比较第18-21页
        1.主持人文化背景差异第18-20页
        2.主持人搭档设置差异第20-21页
    (二)嘉宾比较第21-23页
        1.知名人物在选取范围上的差异第21-22页
        2.专家学者在节目中表现方式的差异第22-23页
    (三)节目选题比较第23-27页
    (四)节目形式比较第27-28页
    (五)叙事结构比较第28-29页
    (六)画面比较第29-32页
        1.镜头运用情况差异第29-31页
        2.动画呈现方式差异第31-32页
    (七)声音比较第32-40页
        1.解说词在口语化、人称形式、与同期声关系上的差异第32-37页
        2.音乐与画面契合度的差异第37-38页
        3.音响丰富程度的差异第38-40页
三、中国实验类科普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第40-48页
    (一)中国实验类科普节目的不足第40-43页
        1.实验验证环节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第40-41页
        2.形式雷同,内容同质化第41页
        3.节目制作粗糙敷衍第41-42页
        4.主持人科学素养水平不高,缺乏品牌效应第42-43页
    (二)中国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发展策略第43-48页
        1.打造科学品质第43-44页
        2.创新节目形式,细分题材领域第44-45页
        3.提升节目制作水准第45-46页
        4.加强主持人科学内涵,塑造主持人品牌价值第46-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大妈的网络污名化现象研究--以新浪网的新闻报道为例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