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混输管道声学检测及安全运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8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积液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管道声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流体声学研究现状 | 第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18-27页 |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声能量和声能量密度 | 第18页 |
·声阻抗 | 第18-19页 |
·理想流体介质中声波传播的基本方程 | 第19-22页 |
·状态方程(也称物态方程) | 第19-20页 |
·运动方程(尤拉方程) | 第20-21页 |
·质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 | 第21页 |
·小振幅声压波动方程 | 第21-22页 |
·声衰减和声吸收 | 第22-23页 |
·吸收衰减 | 第22-23页 |
·散射衰减 | 第23页 |
·扩散衰减 | 第23页 |
·流体发声的机理和波动方程 | 第23-26页 |
·流体发声的波动方程 | 第23-25页 |
·流体发声的机理和激发源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验系统及测试方案 | 第27-34页 |
·实验介绍 | 第27页 |
·实验目的 | 第27页 |
·实验内容 | 第27页 |
·检测技术的原理 | 第27页 |
·实验的可行性 | 第27页 |
·实验装置及流程图 | 第27-30页 |
·实验环道及流程图 | 第27-29页 |
·实验装置介绍 | 第29-30页 |
·实验方案 | 第30-32页 |
·水平管道测点布置及测试工况 | 第30-31页 |
·起伏管道测点布置及测试工况 | 第31-32页 |
·测试仪器及数据采集系统 | 第32-33页 |
·测试仪器 | 第32-33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水平管道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34-64页 |
·声波的频谱分析 | 第34-38页 |
·管道内为单相气 | 第34-35页 |
·管道内为气液两相流 | 第35-37页 |
·气液混输管道声源分析 | 第37-38页 |
·声波能量分析 | 第38-41页 |
·管道内为单相气体 | 第38-39页 |
·管道内为气液两相流 | 第39-40页 |
·管道内有液和无液时的声波能量对比分析 | 第40-41页 |
·按流型分析 | 第41-44页 |
·水平管道气液两相流的流型 | 第41页 |
·不同流型下声波的频谱特征 | 第41-42页 |
·不同流型的声能量分析 | 第42-43页 |
·不同流型的声波峰值频率分析 | 第43-44页 |
·直管和弯管的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单相气管道直管和弯管声波频谱分析 | 第44-45页 |
·气液两相流管道直管和弯管声波频谱分析 | 第45页 |
·直管和弯管声波能量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声波能量随折算速度的变化 | 第46-48页 |
·气液相的折算速度 | 第46-47页 |
·随气相折算速度的变化 | 第47页 |
·随液相折算速度的变化 | 第47-48页 |
·声波能量随折算速度的变化 | 第48-53页 |
·多元回归的数学模型 | 第48-50页 |
·估算公式和计算 | 第50-53页 |
·气液量对声波峰值频率的影响 | 第53-56页 |
·液同气不同时峰值频率的变化 | 第53-55页 |
·气同液不同时声波峰值频率的变化 | 第55-56页 |
·外界的影响 | 第56-59页 |
·环境噪声的影响 | 第56-57页 |
·支撑的影响 | 第57-58页 |
·传感器安装方式的影响 | 第58-59页 |
·管壁对声波的影响 | 第59-63页 |
·管壁厚度的影响 | 第59-62页 |
·声波透过管壁的情况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起伏管道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64-87页 |
·起伏管声波频谱分析 | 第64-67页 |
·声波频谱分析 | 第64-65页 |
·声能量分析 | 第65-67页 |
·上升段与下降段分析 | 第67-70页 |
·频谱图分析 | 第67-68页 |
·声能量分析 | 第68-70页 |
·倾斜角度对声波的影响 | 第70-72页 |
·倾角对声能量的影响 | 第70页 |
·倾角对幅值的影响 | 第70-71页 |
·倾角对峰值频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不同工况下同一点的声波能量分析 | 第72-75页 |
·气同液不同声能量的分析 | 第72-73页 |
·液同气不同声能量的分析 | 第73-75页 |
·气液相折算速度对声能量的综合影响 | 第75-78页 |
·上升段的声能量回归方程 | 第75-76页 |
·下降段的声能量回归方程 | 第76-78页 |
·灰色理论在两相流管道声波测试中的应用 | 第78-86页 |
·灰色理论简介 | 第78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78-79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两相流管道声波测试中的应用 | 第79-81页 |
·灰色预测在两相流管道声波测试中的应用 | 第81-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风险评价 | 第87-101页 |
·风险评价 | 第87-88页 |
·管道的风险评价 | 第87页 |
·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 | 第87页 |
·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危害因素 | 第87-88页 |
·层次分析法在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第88-98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88-90页 |
·管道风险评价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90页 |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90-97页 |
·管道各危害因素的权重列表 | 第97-98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98-100页 |
·概念 | 第98页 |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98页 |
·计算实例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附录 | 第108-1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