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锂硫电池的概述 | 第14-24页 |
1.2.1 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1.2.2 锂硫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16页 |
1.2.3 锂硫电池正极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1.2.3.1 硫-碳正极复合材料 | 第17-20页 |
1.2.3.2 硫-导电聚合物正极复合材料 | 第20-22页 |
1.2.3.3 硫-石墨烯正极复合材料 | 第22-24页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与方法 | 第26-32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2.3 物理性质表征 | 第27-29页 |
2.3.1 扫描电镜显微分析 | 第27-28页 |
2.3.2 透射电镜显微分析 | 第28页 |
2.3.3 热失重分析 | 第28页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29页 |
2.3.5 BET比表面积分析 | 第29页 |
2.3.6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9页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9页 |
2.3.8 元素分析 | 第29页 |
2.4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9-32页 |
2.4.1 电池组装 | 第30页 |
2.4.2 充放电测试 | 第30页 |
2.4.3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0-31页 |
2.4.4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硫/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2-46页 |
3.1 前言 | 第32页 |
3.2 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及工艺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5页 |
3.3.1 分散剂对前驱体二氧化硅/硫复合材料形貌、结构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分散剂对前驱体二氧化硅/硫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3 聚吡咯包覆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4 聚吡咯包覆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冷冻干燥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6-59页 |
4.1 前言 | 第46页 |
4.2 材料的制备流程及工艺 | 第46-47页 |
4.2.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46-47页 |
4.2.2 冷冻干燥石墨烯/硫(S@FD-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7页 |
4.3.1 冷冻干燥对氧化石墨烯形貌的影响 | 第47页 |
4.3.2 温度对冷冻干燥石墨烯/硫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3 硫含量对冷冻干燥石墨烯/硫复合材料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4 冷冻干燥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及分析 | 第50-55页 |
4.3.5 冷冻干燥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及分析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硫@多孔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9-70页 |
5.1 引言 | 第59-6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5.2.1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60页 |
5.2.2 硫@多孔碳/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0-6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5.3.1 S@PC/FDGO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分析 | 第61-64页 |
5.3.2 S@PC/FDG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及分析 | 第64-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