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桦木醛缩氨基硫脲及其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桦木醇的概述第9-10页
    1.2 桦木醇及桦木醇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0-13页
        1.2.1 桦木醇C-3位和C-28位上羟基的结构修饰第10-12页
        1.2.2 桦木醇C-20位上异丙烯基的结构修饰第12-13页
    1.3 缩氨基硫脲简介第13-14页
    1.4 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1 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第14页
        1.4.2 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第14-15页
    1.5 本文设计思想第15-1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6-26页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16页
        2.1.1 仪器第16页
        2.1.2 试剂第16页
    2.2 合成路线第16-17页
    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第17-24页
        2.3.1 Betulin(1)的提取第17-18页
        2.3.2 28-O-triphenylmethyl-betulin(2)的合成第18页
        2.3.3 3-O-acetyl-28-O-triphenylmethyl-betulin(3)的合成第18-19页
        2.3.4 3-O-acetyl-betulin(4)的合成第19页
        2.3.5 3-O-acetyl-betulinal(5)的合成第19-20页
        2.3.6 Betulinal(6)的合成第20页
        2.3.7 3-O-p-toluene sulfonyl-betulinal(7)的合成第20-21页
        2.3.8 Betulinal thiosemicarbazone(8)的合成第21页
        2.3.9 3-O-p-toluene sulfonyl-betulinal thiosemicarbazone(9)的合成第21页
        2.3.10 Betulinal thiosemicarbazone metal complexes(10a-e)的合成第21-23页
        2.3.11 3-O-p-toluene sulfonyl-betulinal thiosemicarbazone metalcomplexes(11a-c)的合成第23-24页
    2.4 生物活性实验部分第24-26页
        2.4.1 抑菌活性测试第24-25页
        2.4.2 Hela癌细胞增殖实验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6-40页
    3.1 实验讨论部分第26-37页
        3.1.1 Betulinal(6)的合成第26页
        3.1.2 3-O-p-toluene sulfonyl-betulinal(7)的合成第26-27页
        3.1.3 Betulinal thiosemicarbazone(8)的合成第27-28页
        3.1.4 3-O-p-toluene sulfonyl-betulinal thiosemicarbazone(9)的合成第28-29页
        3.1.5 化合物8金属络合物(10a-d)的合成第29-35页
        3.1.6 化合物9金属络合物(11a-c)的合成第35-37页
    3.2 生物活性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3.2.1 抑菌活性测试第37-38页
        3.2.2 Hela癌细胞增殖实验第38-40页
第四章 结论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8-49页
附录B (化合物谱图)第4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性离子型杯[4]芳烃铜配合物水相催化氧化、氧化环化反应的应用
下一篇:新型溴代芳香苯醚聚酰亚胺单体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