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恩格斯晚年法律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2-15页 |
2.1 恩格斯法律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12页 |
2.2 恩格斯晚年法律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12-15页 |
第三章 恩格斯晚年关于法的历史发展的思想 | 第15-28页 |
3.1 法的起源 | 第15-24页 |
3.1.1 原始社会关系的调整 | 第15-18页 |
3.1.2 法产生的根源 | 第18-23页 |
3.1.3 法的起源的类型 | 第23-24页 |
3.2 法的消亡的条件和途径 | 第24-26页 |
3.2.1 法的消亡的条件 | 第24-25页 |
3.2.2 法的消亡的途径 | 第25-26页 |
3.3 论无产阶级对法的态度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论法与经济基础及其它上层建筑关系的思想 | 第28-36页 |
4.1 经济基础对法的决定作用 | 第28-29页 |
4.2 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内容 | 第29-34页 |
4.2.1 法的相对独立性的概念以及原因 | 第29-30页 |
4.2.2 法的相对独立性的内容 | 第30-34页 |
4.3 法与其它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对我党法治建设的思考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