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11超日债”违约案例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4-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页
        (二) 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五、文章的特色及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11超日债”违约事件回顾第16-24页
    一、超日太阳公司介绍第16-18页
    二、“11超日债”违约事件回顾第18-24页
        (一) 发行“11超日债”为公司注入流动性第19-20页
        (二) 公司危机频发,首期利息支付艰难完成第20-21页
        (三) 寻求救助无人应,正式宣告第二期利息违约第21-22页
        (四) 协鑫集成牵头重组完成本息兑付第22-23页
        (五) “11超日债”违约后续第23-24页
第三章 “11超日债”违约原因分析第24-44页
    一、内部因素第24-32页
        (一) 不断恶化的公司财务状况第24-29页
        (二) 过于激进的经营模式第29-31页
        (三) 家族式企业的治理结构弊端第31-32页
    二、外部因素第32-44页
        (一) 双重打压下的光伏行业第32-34页
        (二) 未尽责履职的中介机构第34-37页
        (三) 不完善的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第37-40页
        (四) 不成熟的债券投资群体第40-42页
        (五) 泛媒体的推波助澜第42-44页
第四章 “11超日债”违约案例启示第44-51页
    一、发债企业第44-46页
        (一) 正确选择所进入的行业第44-45页
        (二) 遵循合适的经营模式第45页
        (三) 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第45-46页
        (四) 构建公司危机应对机制第46页
    二、监管机构第46-48页
        (一) 债券市场需要构建统一的监管标准第47页
        (二) 债券市场需要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第47页
        (三) 建立企业破产偿债机制第47-48页
        (四) 政府需要改变其角色定位第48页
    三、中介机构第48-49页
        (一) 增强保荐机构的保荐质量第48-49页
        (二) 提高评级机构的评级水平第49页
    四、投资者第49-50页
    五、泛媒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图表第54-56页
    附图表A 倪氏父女股权质押融资明细第54-55页
    附图表B 超日太阳公司未使用授信额度(万元)具体情况第55页
    附图表C 超日太阳公司2011年拟担保明细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策略--从通胀预期双向传导路径透析
下一篇:私募股权投资风险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