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海洋动力资源开发论文--波浪能论文

远洋鱿钓船波浪能发电装置设计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波浪能发电技术概况第13-16页
        1.2.1 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历史第13-14页
        1.2.2 波浪能发电装置分类第14-16页
    1.3 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6-20页
        1.3.1 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第16-19页
        1.3.2 波浪能发电技术发展趋势第19-20页
    1.4 远洋鱿钓船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可行性分析第20-22页
        1.4.1 国内外波浪能发电船概况第20-21页
        1.4.2 远洋鱿钓船作业及用电特点分析第21-22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25页
        1.5.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2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远洋鱿钓船及鱿鱼渔场波浪能资源分析第25-34页
    2.1 我国远洋鱿钓船的发展概况第25-28页
        2.1.1 鱿钓业的发展第25页
        2.1.2 远洋鱿钓船的发展趋势第25-27页
        2.1.3 远洋鱿钓船营运成本分析第27-28页
    2.2 我国远洋鱿鱼渔场分布及波浪资源分析第28-33页
        2.2.1 我国远洋鱿鱼渔场分布第28-31页
        2.2.2 我国远洋鱿鱼渔场波浪资源分析第31-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远洋鱿钓船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设计第34-42页
    3.1 装置工作原理及能量转换过程第34-36页
    3.2 装置设计第36-41页
        3.2.1 取能部分设计第36-38页
        3.2.2 传递部分设计第38-39页
        3.2.3 调节与转换部分设计第39-40页
        3.2.4 控制部分设计第40-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装置动力学模型分析第42-56页
    4.1 装置动力学模型第42-47页
    4.2 装置所受的水动力和弯矩第47-48页
    4.3 WAMIT软件计算波浪作用在装置的力矩和作用力第48-50页
    4.4 Runge-Kutta方法求解装置动力学模型第50-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装置数值模拟第56-80页
    5.1 装置船体和浮体网格划分第57-59页
    5.2 装置相关参数和效率的算法第59-62页
        5.2.1 船体和浮体相关参数的算法第59-60页
        5.2.2 波能捕捉宽度比的算法第60-62页
    5.3 共振原理的利用第62-66页
        5.3.1 装置浮体和船体的自振周期第62-64页
        5.3.2 装置船体和浮体的共振特性第64-66页
    5.4 装置结构设计第66-68页
        5.4.1 装置臂长设计第66-67页
        5.4.2 20 种布置形式的装置第67-68页
    5.5 装置数值模拟结果第68-78页
        5.5.1 波高对装置波能捕捉宽度比的影响第69页
        5.5.2 装置20种布置形式的波能捕捉宽度比随周期的变化第69-76页
        5.5.3 装置20种布置形式的年平均发电功率第76-77页
        5.5.4 线性阻尼参数对装置波能捕捉宽度比的影响第77-78页
    5.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80-82页
    6.1 主要工作第80页
    6.2 创新点第80-81页
    6.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附录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玄武岩—聚乙烯醇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Cs、Sr掺杂有机无机钙钛矿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