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41页 |
1.1 矿质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 第14-18页 |
1.1.1 Mg与人体健康 | 第15-16页 |
1.1.2 Ca与人体健康 | 第16页 |
1.1.3 Zn与人体健康 | 第16页 |
1.1.4 Fe与人体健康 | 第16-17页 |
1.1.5 Mn与人体健康 | 第17页 |
1.1.6 Cu与人体健康 | 第17页 |
1.1.7 Se与人体健康 | 第17-18页 |
1.2 稻米矿质含量遗传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 | 第18-21页 |
1.2.1 不同基因型水稻矿质含量遗传差异 | 第18-19页 |
1.2.2 不同稻米组织中矿质含量遗传差异 | 第19-20页 |
1.2.3 稻米矿质含量相关性研究 | 第20-21页 |
1.3 稻米矿质含量经典遗传研究 | 第21页 |
1.4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其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1.4.1 QTL定位方法 | 第22页 |
1.4.2 QTL定位群体类型 | 第22-24页 |
1.4.3 QTL定位 | 第24-25页 |
1.4.4 QTL克隆 | 第25页 |
1.4.5 QTL分析在水稻育种的作用 | 第25-26页 |
1.5 稻米矿质含量分子遗传研究 | 第26-39页 |
1.5.1 稻米Mg含量QTL | 第26-35页 |
1.5.2 稻米Ca含量QTL | 第35页 |
1.5.3 稻米Zn含量QTL | 第35-36页 |
1.5.4 稻米Fe含量QTL | 第36-37页 |
1.5.5 稻米Mn含量QTL | 第37页 |
1.5.6 稻米Cu含量QTL | 第37-38页 |
1.5.7 稻米Se含量QTL | 第38页 |
1.5.8 水稻其他组织中矿质含量QTL | 第38-39页 |
1.5.9 稻米矿质含量分子机理研究 | 第39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9-41页 |
第二章 BIL群体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QTL定位 | 第41-5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2.1.1 水稻材料与田间试验 | 第42页 |
2.1.2 米粉样品制备 | 第42-43页 |
2.1.3 Mg、Zn、Fe、Mn和Cu含量测定 | 第43页 |
2.1.4 Se含量测定 | 第43页 |
2.1.5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2.2.1 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变异 | 第43-47页 |
2.2.2 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的相关性 | 第47页 |
2.2.3 糙米和精米矿质含量QTL检测 | 第47-50页 |
2.3 讨论 | 第50-53页 |
2.3.1 稻米矿质含量遗传变异 | 第50-51页 |
2.3.2 稻米矿质含量QTL | 第51-52页 |
2.3.3 稻米矿质含量QTL的潜在应用价值 | 第52-53页 |
第三章 BC_2F_(4:5) 群体糙米矿质含量及农艺性状QTL定位 | 第53-7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3-60页 |
3.1.1 次级群体构建 | 第53-60页 |
3.1.2 田间试验 | 第60页 |
3.1.3 农艺性状考察 | 第60页 |
3.1.4 米粉样品制备 | 第60页 |
3.1.5 糙米Mg、Ca、Zn、Fe、Mn和Cu含量测定 | 第60页 |
3.1.6 数据分析 | 第6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7页 |
3.2.1 BC_2F_(4:5)群体的表型变异 | 第60-62页 |
3.2.2 糙米矿质含量及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 第62-63页 |
3.2.3 糙米矿质含量及农艺性状QTL分析 | 第63-67页 |
3.3 讨论 | 第67-70页 |
3.3.1 群体糙米矿质含量遗传变异及相关性 | 第67-68页 |
3.3.2 糙米矿质含量与农艺性状QTL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附录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