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T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并联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光伏并网逆变器并联技术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光伏逆变器并联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第12-14页
        1.2.1 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发展第12-13页
        1.2.2 国外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现状第13页
        1.2.3 国内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光伏发电系统分析及关键技术第14-17页
        1.3.1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第14-16页
        1.3.2 光伏发电系统电路工作原理第16-17页
        1.3.3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第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三相T型逆变器电路拓扑及控制电路设计第20-38页
    2.1 光伏电池模型的建立及特性分析第20-22页
    2.2 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电路拓扑结构分析第22-27页
        2.2.1 三相T型逆变器电路拓扑结构第22-23页
        2.2.2 T型逆变器电路拓扑分析第23-24页
        2.2.3 换流过程分析第24-27页
    2.3 三电平SVPWM算法分析第27-33页
        2.3.1 空间电压矢量分类第27-29页
        2.3.2 划分小区域和合成矢量的选择第29-30页
        2.3.3 合成矢量的时间计算第30-31页
        2.3.4 开关状态顺序第31-33页
    2.4 输出滤波器参数设计第33-34页
        2.4.1 滤波电感L的设计第33页
        2.4.2 滤波电容C的设计第33-34页
    2.5 电压和电流双闭环的设计第34-37页
        2.5.1 双环控制的重要性第34页
        2.5.2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研究第34-35页
        2.5.3 电压外环控制设计第35-36页
        2.5.4 电流内环控制设计第36-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分析及环流矢量研究第38-50页
    3.1 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数学模型结构第38-42页
        3.1.1 逆变器并联系统模型分析第38-40页
        3.1.2 环流矢量研究第40-42页
    3.2 逆变器并联系统功率特性研究第42-45页
        3.2.1 逆变器并联系统输出功率计算第42-44页
        3.2.2 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特性分析第44页
        3.2.3 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特性分析第44-45页
    3.3 有功率和无功功率检测第45-46页
    3.4 并联系统的同步锁相技术第46-48页
        3.4.1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第46-47页
        3.4.2 数字锁相环(DPLL)研究第47页
        3.4.3 基于载波周期补偿的数字锁相实现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案研究第50-62页
    4.1 基于功率误差的分散逻辑控制方案第50-53页
        4.1.1 基于功率误差的分散逻辑控制方案研究第50-52页
        4.1.2 同步信号接口电路第52-53页
    4.2 基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差的分散逻辑控制器设计第53-55页
        4.2.1 无功调压控制第53-55页
        4.2.2 有功调相控制第55页
    4.3 逆变器并联系统共模电压电流研究第55-58页
        4.3.1 共模电压电流产生机理第55-57页
        4.3.2 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第57-58页
    4.4 逆变器并联系统中谐波环流研究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控制及并联系统仿真第62-70页
    5.1 单台逆变器仿真第62-64页
        5.1.1 逆变器电压仿真结果第63页
        5.1.2 逆变器三相电流波形和A相电压电流波形第63-64页
    5.2 两台逆变器并联仿真第64-68页
        5.2.1 输出电压幅值不同时仿真第65-66页
        5.2.2 输出电压相位不同时仿真第66-67页
        5.2.3 两台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和相位都相同时并网仿真第67-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70-72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70页
    6.2 工作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笼养鸡只多孔介质模型的蛋鸡舍内环境动态模拟研究
下一篇: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