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22页 |
(一)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12-14页 |
1.选题的提出 | 第12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2-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1.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四)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2页 |
1.论文创新点 | 第20-21页 |
2.论文不足点 | 第21-22页 |
一、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第22-34页 |
(一)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内涵及内容 | 第22-30页 |
1.规制的涵义及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政府规制的涵义 | 第23-26页 |
3.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涵义 | 第26-27页 |
4.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内容 | 第27-30页 |
(二)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重要性 | 第30-31页 |
1.有效政府规制利于优化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 第30-31页 |
2.有效政府规制利于推动证券市场改革顺利进行 | 第31页 |
3.有效政府规制利于提高政府解决证券市场突发问题的能力 | 第31页 |
(三)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 第31-34页 |
1.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特殊地位及作用的要求 | 第31-32页 |
2.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要求 | 第32页 |
3.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 | 第32-33页 |
4.政府提供特殊公共产品的需要 | 第33-34页 |
二、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一)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现状 | 第34-36页 |
1.转型前后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环境 | 第34页 |
2.政府规制模式 | 第34-35页 |
3.政府规制法律法规体系 | 第35-36页 |
(二)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1.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缺位与越位 | 第36-38页 |
2.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缺乏目标与价值统一性 | 第38页 |
3.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能力弱效率低 | 第38-39页 |
(三) 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1.政府规制体制不健全 | 第39页 |
2.政府规制目标与其逐利行为不统一 | 第39-40页 |
3.政府规制方法不科学 | 第40页 |
4.政府规制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 第40-41页 |
5.政府规制缺乏监督执行不到位 | 第41-42页 |
三、发达国家及地区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经验与启示 | 第42-45页 |
(一) 科学合理的政府规制机构 | 第42-43页 |
(二) 健全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3-44页 |
(三) 政府规制放权于市场 | 第44-45页 |
四、提升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对策研究 | 第45-55页 |
(一) 健全规制机构推进政府规制改革 | 第45-47页 |
1.培育独立高效的政府规制主体 | 第45页 |
2.创新政府规制主体的规制理念 | 第45-46页 |
3.强化政府规制主体内部监督 | 第46页 |
4.加强社会及市场相关主体的监督作用 | 第46-47页 |
(二) 构建科学的政府规制体制 | 第47-48页 |
(三) 完善政府规制的法律体系 | 第48-49页 |
1.健全企业破产法 | 第48页 |
2.完善立法程序 | 第48-49页 |
3.加大违法行为惩罚力度 | 第49页 |
(四) 创新政府规制方式 | 第49-50页 |
1.政府行为方式由直接干预证券市场转向调动市场积极性 | 第49-50页 |
2.政府由重视公司数量转向重视公司信用 | 第50页 |
(五) 规范政府规制程序 | 第50-51页 |
1.完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公开制度 | 第51页 |
2.建立证券行业听证制度 | 第51页 |
(六) 建立证券市场应急处理机制 | 第51-55页 |
1.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 | 第51-52页 |
2.制定市场参与主体的救助制度 | 第52-53页 |
3.建立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 第53-54页 |
4.做好突发事件的后期处理工作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