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对外经济关系论文--对外经济合作论文

吉林省与德国投资合作的形式、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导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1-14页
        1.1.1 德国制造业的投资青睐中国第12页
        1.1.2“中德合作纲要”促进双边合作稳步发展第12页
        1.1.3 德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颇具潜力第12-13页
        1.1.4 品牌效应为德国在华投资(开发新市场)提供了机遇第13页
        1.1.5 德国政府的推动作用第13页
        1.1.6 德国是吉林省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第13-14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1 国外文献第14-15页
        1.2.2 国内文献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6-20页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第2章 中德暨吉林省与德国投资合作形式第21-28页
    2.1 德国对华投资合作形式第21-23页
        2.1.1 投资的主要动因——扩大销售市场第21页
        2.1.2 经营活动采取循序渐进的进入方式第21页
        2.1.3 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地域分布比较集中第21-22页
        2.1.4 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22页
        2.1.5 直接投资主要来自有科技优势的大企业第22页
        2.1.6 德国在华投资呈现中小企业增加的局面第22-23页
    2.2 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现状第23-24页
        2.2.1 投资额连年加速增长后保持高位第23页
        2.2.2 现代服务业顺应潮流迎头赶上第23页
        2.2.3 看中我国市场潜力和追随关键客户第23-24页
        2.2.4 区域布局并逐步形成集群第24页
        2.2.5 青睐独资经营模式第24页
    2.3 影响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第24-25页
    2.4 德资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第25-28页
第3章 吉林产业与德国产业特点及合作方向第28-36页
    3.1 德国产业特点与优势第28-31页
        3.1.1 德国汽车产业,凭借实力,全球发展第28-29页
        3.1.2 德国化工产业,品类齐全,世界领先第29页
        3.1.3 德国机械制造产业,注重创新,领先全球第29-31页
        3.1.4 德国电子电气产业,雄踞世界第31页
        3.1.5 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技术领先第31页
    3.2 吉林产业特点与优势第31-33页
        3.2.1 汽车和汽车配件产业,产业基础厚实,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第32页
        3.2.2 吉林石化产业,基础良好第32页
        3.2.3 吉林医药健康产业,科学规划,产业集群第32页
        3.2.4 吉林省可再生能源产业,迎来大发展第32-33页
    3.3 吉林省与德国产业合作方向第33-36页
        3.3.1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合作方向第33页
        3.3.2 石化产业合作方向第33-34页
        3.3.3 医药健康产业合作方向第34页
        3.3.4 机械制造产业合作方向第34页
        3.3.5 电子电气产业合作方向第34页
        3.3.6 可再生能源产业合作方向第34-36页
第4章 吉林省与德国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第36-53页
    4.1 吉林省与德国合作主要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4.1.1 投资总量偏小第36页
        4.1.2 地域分布比较集中第36页
        4.1.3 行业准入政策和市场环境相对复杂第36-37页
        4.1.4 人力成本快速上涨与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第37页
        4.1.5 中国企业日益增强的竞争力第37页
    4.2 为德国企业培养高素质技工第37-38页
    4.3 注重吸引德国中小企业投资第38-44页
    4.4 拉伸吉林省优势产业链第44-48页
        4.4.1 拉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第45-46页
        4.4.2 拉伸化工产业链第46页
        4.4.3 延伸医药健康产业链第46-47页
        4.4.4 完善机械制造产业链第47-48页
        4.4.5 发展新能源产业链第48页
        4.4.6 积极引进德国高端物流建筑建材产业链第48页
    4.5 强化吉林省与德国的互联互通第48-49页
    4.6 加强与德国黑森州的经贸交流与合作第49-51页
    4.7 开展好对德“走出去”和“请进来”活动第51-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以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为例
下一篇:中国高耗能产业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