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增强档案所有权意识,维护档案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 第10页 |
(二)奠定不同所有权档案合法利用法律基础,规范档案利用行为 | 第10页 |
(三)优化不同所有权档案资源配置,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国外档案所有权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档案所有权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档案所有权概述 | 第14-25页 |
一、档案所有权含义 | 第14页 |
二、档案所有权形态演变 | 第14-17页 |
(一)原始社会档案所有权形态 | 第15页 |
(二)奴隶社会档案所有权形态 | 第15页 |
(三)封建社会档案所有权形态 | 第15-16页 |
(四)资本主义社会档案所有权形态 | 第16页 |
(五)社会主义社会档案所有权形态 | 第16-17页 |
三、档案所有权分类 | 第17-20页 |
(一)按档案所有权主体划分 | 第17-18页 |
(二)按档案所有权权能划分 | 第18-20页 |
四、与档案所有权相关的其他公民权利 | 第20-25页 |
(一)档案所有权与著作权 | 第20-22页 |
(二)档案所有权与隐私权 | 第22-23页 |
(三)档案所有权与知情权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国有档案所有权含义、权能及与用益物权的辨析 | 第25-29页 |
一、国有档案所有权含义 | 第25页 |
二、国有档案所有权权能 | 第25-26页 |
(一)国有档案的占有权 | 第25页 |
(二)国有档案的使用权 | 第25-26页 |
(三)国有档案的收益权 | 第26页 |
(四)国有档案的处分权 | 第26页 |
三、国有档案所有权与国有档案用益物权 | 第26-29页 |
第三章 非国有档案所有权含义、权能及其私有档案所有权 | 第29-35页 |
一、非国有档案所有权含义 | 第29页 |
二、非国有档案所有权权能 | 第29-31页 |
(一)非国有档案的占有权 | 第29-30页 |
(二)非国有档案的使用权 | 第30页 |
(三)非国有档案的收益权 | 第30页 |
(四)非国有档案的处分权 | 第30-31页 |
三、私有档案所有权 | 第31-35页 |
(一)私有档案含义 | 第31页 |
(二)私有档案所有权内容 | 第31-33页 |
(三)私有档案所有权与国家监控权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国际档案所有权争议及解决 | 第35-42页 |
一、国际档案所有权含义及特点 | 第35-36页 |
(一)国际档案所有权含义 | 第35页 |
(二)国际档案所有权特点 | 第35-36页 |
二、国际档案所有权研究意义 | 第36-37页 |
(一)有助于解决相关争议,促进世界和平 | 第36页 |
(二)有助于维护档案完整性,促进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 第36-37页 |
(三)有助于维护合法所有者的正当权益,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 | 第37页 |
三、国际档案所有权争议产生原因 | 第37-39页 |
(一)国家分裂或解体 | 第37-38页 |
(二)战争 | 第38页 |
(三)殖民统治 | 第38-39页 |
四、国际档案所有权争议解决机制 | 第39-42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9-40页 |
(二)建立双边合作机制 | 第40页 |
(三)采用和平协商方式 | 第40-41页 |
(四)发挥国际仲裁机制优势 | 第41页 |
(五)提起确认国家档案所有权诉讼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