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18页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农村土地产权与流转的基本范畴和理论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 | 第20页 |
2.1.2 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集成 | 第21-26页 |
2.2.1 产权理论 | 第21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2.2.4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3-24页 |
2.2.5 地租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湖南省农村土地产权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依据 | 第26-37页 |
3.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演进历程 | 第26-28页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得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26-27页 |
3.1.2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27-28页 |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28页 |
3.1.4 “新土改”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28页 |
3.2 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28-31页 |
3.2.1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29页 |
3.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29-30页 |
3.2.3 农村土地托管权主体的行为分析 | 第30-31页 |
3.3 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困境 | 第31-37页 |
3.3.1 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 第31-33页 |
3.3.2 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困境 | 第33-37页 |
第4章 不同产权结构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形式及比较——以湖南省为例 | 第37-49页 |
4.1 湖南省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 | 第37-46页 |
4.1.1 “两权分离”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形式 | 第37-38页 |
4.1.2 “三权分离”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形式 | 第38-46页 |
4.2 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形式的比较分析 | 第46-48页 |
4.2.1 “两权分离”产权结构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 第46-47页 |
4.2.2 “三权分离”产权结构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产权视角下农民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230位农户的调查 | 第49-58页 |
5.1 数据来源及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 第49-51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49页 |
5.1.2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 第49-51页 |
5.2 模型的设定、变量测量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1-53页 |
5.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5.3.1 模型估计 | 第53-54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5.4 结论及启示 | 第57-58页 |
5.4.1 结论 | 第57页 |
5.4.2 启示 | 第57-58页 |
第6章 产权视角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 第58-62页 |
6.1 政府:建立机制明晰产权主体 | 第58-59页 |
6.1.1 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第58页 |
6.1.2 确保农村土地权能实现,构建还权赋能工作机制 | 第58-59页 |
6.1.3 拓展土地产权交易平台,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 第59页 |
6.2 新型中介服务组织:强化主体创新产权形式 | 第59-60页 |
6.2.1 强化中介服务组织的代理人主体,理清各产权主体的权、责、利 | 第59页 |
6.2.2 加强中介服务组织的内部治理,夯实产权创新基础 | 第59-60页 |
6.2.3 创新产权流转形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力 | 第60页 |
6.3 农户:经营主导增强产权意识 | 第60-62页 |
6.3.1 发挥自身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 第60-61页 |
6.3.2 增强自身产权意识,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 第61-62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7.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