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拟动力试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多点激励下地震反应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OpenSees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 第16-36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2.3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2.4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的误差 | 第18-19页 |
2.4.1 模型误差 | 第18页 |
2.4.2 加载过程 | 第18页 |
2.4.3 数值积分方法 | 第18-19页 |
2.4.4 边界条件 | 第19页 |
2.5 数值积分方法的选择 | 第19-22页 |
2.5.1 中央差分法 | 第20页 |
2.5.2 显式Newmark法 | 第20-21页 |
2.5.3 隐式Newmark-β法 | 第21页 |
2.5.4 PC-Newmark法 | 第21-22页 |
2.6 OpenSees弹塑性时程分析 | 第22-29页 |
2.6.1 OpenSees平台架构简介 | 第22-24页 |
2.6.2 非线性分析截面 | 第24页 |
2.6.3 非线性梁柱单元 | 第24-27页 |
2.6.4 质量矩阵与刚度矩阵集成 | 第27-28页 |
2.6.5 Rayleigh阻尼 | 第28-29页 |
2.6.6 动力控制方程求解 | 第29页 |
2.7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程序系统建立 | 第29-35页 |
2.7.1 子结构拟动力方法数据通讯理论 | 第29-31页 |
2.7.2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程序系统框架 | 第31-32页 |
2.7.3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在OpenSees中的实现 | 第32-3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桥梁桩土相互作用方法研究 | 第36-55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桩-土相互作用理论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3.2.1 整体分析法 | 第36-37页 |
3.2.2 子结构分析法 | 第37-38页 |
3.2.3 Winkler地基梁法 | 第38页 |
3.3 桩-土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页 |
3.4 Winkler地基梁模型模型综述 | 第38-41页 |
3.4.1 Matlock基本模型 | 第38-39页 |
3.4.2 Novak基本模型 | 第39-40页 |
3.4.3 Nogami基本模型 | 第40-41页 |
3.4.4 Penzien模型 | 第41页 |
3.5 规范方法 | 第41-45页 |
3.5.1 “m”法 | 第42-43页 |
3.5.2 p-y曲线法 | 第43-45页 |
3.6 OpenSees中的p-y曲线法分析 | 第45-47页 |
3.6.1 粘土的p-y曲线 | 第46-47页 |
3.6.2 砂土的p-y曲线 | 第47页 |
3.7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四跨梁式桥算例验证 | 第47-54页 |
3.7.1 模型概况 | 第47-48页 |
3.7.2 地震波选择 | 第48-49页 |
3.7.3 墩顶支座处理 | 第49-50页 |
3.7.4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弹性算例 | 第50-52页 |
3.7.5 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弹塑性算例 | 第52-5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桥梁多点激励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 第55-74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地震动场模拟理论 | 第55-59页 |
4.2.1 单点地震动场模拟 | 第55-56页 |
4.2.2 多点地震动场模拟 | 第56-59页 |
4.3 多点人工地震波生成 | 第59-62页 |
4.3.1 生成原理及步骤 | 第59-61页 |
4.3.2 地震波反应谱拟合及基线调整 | 第61-62页 |
4.4 多点激励分析方法 | 第62-64页 |
4.4.1 基于位移输入多点激励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4.4.2 大质量法基本理论 | 第64页 |
4.5 梁式桥模型概况 | 第64-68页 |
4.5.1 考虑行波效应的地震输入 | 第65-67页 |
4.5.2 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 第67-68页 |
4.6 行波效应下梁式桥子结构拟动力试验 | 第68-70页 |
4.6.1 带支座的子结构拟动力分析 | 第68-69页 |
4.6.2 不带支座的子结构拟动力试验 | 第69-70页 |
4.7 拱桥模型概况 | 第70-73页 |
4.7.1 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 第71-72页 |
4.7.2 行波效应下拱桥子结构拟动力试验 | 第72-73页 |
4.8 误差分析 | 第73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