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VI技术与应用层隧道的IPv6过渡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0-11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8页 |
·IPv4现状 | 第12页 |
·IPv6的产生与优势 | 第12页 |
·IPv6过渡 | 第12-18页 |
·IPv6过渡原则 | 第13页 |
·IPv6过渡的主要技术介绍 | 第13-16页 |
·IPv6过渡现状 | 第16-17页 |
·IPv6过渡总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应用层隧道技术与IVI翻译技术的研究 | 第18-27页 |
·应用层隧道研究 | 第18-19页 |
·OpenVPN介绍 | 第18-19页 |
·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 | 第19-21页 |
·IPv4 in IPv6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 | 第20-21页 |
·IPv6 in IPv4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 | 第21页 |
·IVI技术研究 | 第21-22页 |
·IVI系统架构 | 第22-24页 |
·IVI过渡系统综述 | 第24-25页 |
·IVI与其他翻译技术的比较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与IVI翻译技术的实现 | 第27-53页 |
·应用层隧道系统架构 | 第27-30页 |
·虚拟接口模块 | 第28页 |
·隧道控制模块 | 第28-30页 |
·IPv6 in IPv4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设计 | 第30-31页 |
·IPv6 in IPv4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实现 | 第31-38页 |
·系统支持平台与开发工具 | 第31-32页 |
·IPv6 in IPv4主机模式子模块的实现 | 第32-37页 |
·通信封装子模块中IPv6解封装的实现 | 第37-38页 |
·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的验证与分析 | 第38-42页 |
·隧道实验物理拓扑 | 第38-39页 |
·隧道主机模式的验证 | 第39-42页 |
·IVI技术的实现 | 第42-46页 |
·IVI实验物理拓扑 | 第43-44页 |
·IVI实现 | 第44-46页 |
·IVI翻译系统的验证与分析 | 第46-47页 |
·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与IVI技术的局限性及改进 | 第47-53页 |
·应用层隧道主机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改进思路与网关模式 | 第48页 |
·IVI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IVI技术的一种改进 | 第49-53页 |
第五章 应用层隧道网关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5页 |
·应用层隧道网关模式的设计 | 第53-56页 |
·签约用户信息子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IPv6 in IPv4网关模式子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IPv4 in IPv6网关模式子模块设计 | 第55-56页 |
·应用层隧道网关模式的实现 | 第56-65页 |
·签约用户信息子模块的实现 | 第56-58页 |
·IPv6 in IPv4网关模式子模块的实现 | 第58-62页 |
·IPv4 in IPv6网关模式子模块的实现 | 第62-65页 |
第六章 应用层隧道网关模式的验证与分析 | 第65-72页 |
·实验拓扑环境更改 | 第65-66页 |
·应用层隧道网关模式的验证 | 第66-72页 |
·完整应用层隧道的建立 | 第66-68页 |
·IPv6 in IPv4隧道验证 | 第68-70页 |
·IPv4 in IPv6隧道验证 | 第70-72页 |
第七章 基于应用层隧道与IVI的IPv6过渡方案 | 第72-74页 |
·应用场景 | 第72页 |
·演进阶段 | 第72-74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