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导论 | 第11-15页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一)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论文研究思路、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突破点 | 第13-15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13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三)研究突破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实情分析 | 第15-25页 |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含义及特点 | 第15-16页 |
二、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 | 第16-18页 |
(一)侵占农田土地,危害环境卫生 | 第16-17页 |
(二)污染土地 | 第17页 |
(三)污染水体,污染大气 | 第17页 |
(四)危害人身健康 | 第17-18页 |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18-19页 |
(一)农村生活垃圾“数量大” | 第18页 |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失当 | 第18页 |
(三)农村生活垃圾公害问题日趋严重,呈扩大之势 | 第18-19页 |
四、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 | 第19-20页 |
(一)重发展,轻环境 | 第19页 |
(二)重形式,轻成效 | 第19-20页 |
(三)重复制,轻创新 | 第20页 |
(四)重硬件,轻宣传 | 第20页 |
(五)重速度,轻质量 | 第20页 |
五、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0-25页 |
(一)经济至上,环境换经济 | 第20-22页 |
(二)资金投入不足且分散 | 第22-23页 |
(三)政府环境教育缺失 | 第23页 |
(四)相关法规的欠缺 | 第23-24页 |
(五)村民环保意识薄弱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国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经验 | 第25-32页 |
一、国外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 | 第25-30页 |
(一)日本:生活垃圾的高效处理 | 第25-27页 |
(二)美国: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企业化运营 | 第27-28页 |
(三)德国:生活垃圾循环水平一流 | 第28-30页 |
二、发达国家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经验 | 第30-32页 |
(一)政府重视是关键 | 第30-31页 |
(二)公司化运作是方向 | 第31页 |
(三)优化处理技术是前提 | 第31页 |
(四)建立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是根本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余姚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 第32-40页 |
一、余姚市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一)余姚是历史文化名城 | 第32页 |
(二)余姚是制造业强市 | 第32页 |
(三)余姚是农业名品之乡 | 第32-33页 |
(四)余姚是市场和会展大市 | 第33页 |
(五)余姚是山水旅游城市 | 第33页 |
(六)余姚是文明幸福城市 | 第33页 |
二、余姚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 第33-37页 |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 | 第33-36页 |
(二)资金保障机制 | 第36页 |
(三)监督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四)取得的效果 | 第37页 |
三、余姚市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一)存在问题 | 第37-39页 |
(二)问题的成因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余姚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及对策 | 第40-49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0-46页 |
(一)制定符合余姚实际情况的地方性政策 | 第41-43页 |
(二)对垃圾处理进行倾斜性政策扶植 | 第43-44页 |
(三)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 第44-46页 |
二、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绿色理念 | 第46页 |
三、推进基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