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2.1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1.2.2 技术路线图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和不足 | 第14-15页 |
2 有关理论回顾和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5-23页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15-16页 |
2.1.1 关税同盟理论 | 第15-16页 |
2.1.2 大市场理论 | 第16页 |
2.1.3 协议分工理论 | 第16页 |
2.2 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理论 | 第16-20页 |
2.2.1 贸易静态效应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动态效应理论 | 第18-20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3.3 简要评述 | 第21-23页 |
3 中韩自贸区经济效应分析 | 第23-30页 |
3.1 中韩自贸区建设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3.1.1 中国与韩国贸易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3.1.2 中韩产业结构互补性分析 | 第24-25页 |
3.1.3 中韩自由贸易区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3.2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27-30页 |
3.2.1 静态效应分析 | 第27-28页 |
3.2.2 动态效应分析 | 第28-30页 |
4 中韩自贸区对青岛市提升对外经贸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30-42页 |
4.1 中韩自贸区对青岛市对外经贸规模的影响分析 | 第30-34页 |
4.1.1 青岛市总体贸易规模概况分析 | 第30-32页 |
4.1.2 青岛市对韩国经贸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4.1.3 中韩自贸区对青岛市贸易规模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4.2 中韩FTA对青岛市经贸结构影响 | 第34-37页 |
4.2.1 青岛市整体贸易结构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4.2.2 青岛市与韩国贸易结构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2.3 中韩FTA对青岛市外贸结构影响 | 第36-37页 |
4.3 中韩FTA对青岛市外贸投资影响 | 第37-42页 |
4.3.1 青岛外资总体情况分析 | 第37-39页 |
4.3.2 青岛市与韩外资发展分析 | 第39-40页 |
4.3.3 中韩自贸区对青岛市外资发展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2-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2-44页 |
5.1.1 青岛市具备深度参与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显著优势 | 第42页 |
5.1.2 中韩自贸区建设给青岛市提升对外经贸水平带来重大机遇 | 第42-43页 |
5.1.3 青岛市在深度参与中韩自贸区、提升对外经贸水平上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 第43-44页 |
5.2 关于青岛市深度参与中韩自贸区建设,提升对外经贸整体水平的措施建议 | 第44-50页 |
5.2.1 提升青岛市对韩合作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层次 | 第45页 |
5.2.2 推动对韩贸易可持续发展 | 第45-46页 |
5.2.3 促进高端产业和重点园区发展 | 第46页 |
5.2.4 调整优化对韩合作结构 | 第46-48页 |
5.2.5 提高青韩贸易交往的服务保障水平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