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营改增”背景下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7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20页
2 地方税体系构建与完善的理论基础第20-25页
    2.1 地方税体系的内涵第20-21页
        2.1.1 地方税的定义第20-21页
        2.1.2 地方税体系的界定第21页
    2.2 地方税的划分原则第21-22页
    2.3 地方税制结构建设第22-23页
        2.3.1 地方税制结构的内容构成第22-23页
        2.3.2 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第23页
    2.4 组织机构建设第23-25页
3 “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及问题第25-35页
    3.1 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历史演进第25-26页
    3.2 我国地方税体系现状第26-29页
        3.2.1 税权划分和收入分配第26-28页
        3.2.2 地方税税制结构第28页
        3.2.3 税收征管组织机构第28-29页
    3.3 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3.3.1 税权划分问题第29-31页
        3.3.2 税制结构问题第31-32页
        3.3.3 组织和保障问题第32页
    3.4 “营改增”对地方税体系的影响第32-35页
        3.4.1 “营改增”对区域税收和地方财力的短期影响(以浙江杭州为例)第32-33页
        3.4.2 “营改增”倒逼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第33-35页
4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国际借鉴和启示第35-43页
    4.1 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国际借鉴第35-39页
        4.1.1 集权模式的代表——法国第35-37页
        4.1.2 分权模式的代表——美国第37页
        4.1.3 适度分权模式的代表——日本第37-39页
    4.2 国外地方税体系对我国的启示第39-43页
        4.2.1 财政支出责任和收入划分的国际借鉴第39-41页
        4.2.2 地方税体系建设的国际借鉴第41-43页
5 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培育第43-52页
    5.1 地方税主体税种的两大目标第43页
    5.2 几种备选税种的分析第43-48页
        5.2.1 消费税第43-45页
        5.2.2 个人所得税第45-46页
        5.2.3 企业所得税第46-47页
        5.2.4 车辆购置税第47-48页
    5.3 填补收入缺口的测算与比较第48页
    5.4 地方主体税种的短期与长期方案第48-52页
        5.4.1 地方主体税种的短期方案第48-49页
        5.4.2 地方主体税种的长期方案——房地产税第49-52页
6 构建和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建议第52-60页
    6.1 明确地方税体系构建与完善的目标和原则第52-53页
        6.1.1 地方税体系构建与完善的目标第52页
        6.1.2 地方税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原则第52-53页
    6.2 匹配地方政府事权与税权第53-55页
        6.2.1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税权第53-54页
        6.2.2 适度下放税收立法权第54-55页
    6.3 改革完善地方税辅助税种第55-57页
        6.3.1 深入推进资源税改革第55-56页
        6.3.2 积极探索社会保障税改革第56页
        6.3.3 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第56-57页
    6.4 加强地方税体系组织和保障第57-58页
        6.4.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第57页
        6.4.2 建立完善的税收保障体系第57-58页
    6.5 健全地方税体系配套制度第58-60页
        6.5.1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58-59页
        6.5.2 完善“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第59-60页
结论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中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
下一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