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书法、篆刻论文--中国书法、篆刻论文--书法论文

卫俊秀与林鹏比较研究--由对傅山书法的继承与发展谈起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1章 卫俊秀、林鹏对傅山书法的继承第13-21页
    1.1 傅山书法的艺术风格特征第13-16页
    1.2 卫俊秀、林鹏书承傅山的相同点第16-17页
    1.3 卫俊秀、林鹏书承傅山的差异第17-21页
第2章 影响卫俊秀、林鹏取法傅山不同的因素第21-37页
    2.1 环境因素第21-23页
        2.1.1 卫俊秀生活背景第21-22页
        2.1.2 林鹏的生活背景第22-23页
    2.2 学书历程第23-25页
        2.2.1 卫俊秀的学书历程第23-24页
        2.2.2 林鹏的学书历程第24-25页
    2.3 文学素养第25-28页
        2.3.1 庄子、鲁迅对卫俊秀的影响第25-26页
        2.3.2 儒家学说对林鹏的影响第26-28页
    2.4 书法观第28-34页
        2.4.1 卫俊秀书法观第28-31页
        2.4.2 林鹏书法观第31-34页
    2.5 个性心理第34-37页
        2.5.1 卫俊秀个性心理第34-35页
        2.5.2 林鹏个性心理第35-37页
第3章 卫俊秀、林鹏在傅山基础上的自我发展第37-45页
    3.1 卫俊秀的自我发展第37-40页
        3.1.1 含碑融帖第37-38页
        3.1.2 宽疏的字距第38页
        3.1.3 取法造化第38-40页
    3.2 林鹏的自我发展第40-45页
        3.2.1 笔法如筷法第40-41页
        3.2.2 衰年变法第41-45页
第4章 卫俊秀、林鹏师法傅山给后人的启示第45-47页
    4.1 读书乃学书之根本第45-46页
    4.2 书法乃“我”之写照第46-47页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艺术表现研究
下一篇:印象视阈—遵义城市品牌的符号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