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第2章 案情概要与类案参考 | 第12-15页 |
| 2.1 基本案情及裁判理由 | 第12-13页 |
| 2.2 类案参考 | 第13-15页 |
| 第3章 案件争议焦点 | 第15-18页 |
| 3.1 本案是否构成盗窃罪 | 第15-16页 |
| 3.2 本案是否构成诈骗罪 | 第16页 |
| 3.3 本案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第16-18页 |
| 第4章 争议焦点的法理分析 | 第18-35页 |
| 4.1 本案不构成盗窃罪 | 第18-21页 |
| 4.1.1 陈某等人侵犯的客体超出了盗窃罪的客体范畴 | 第18-19页 |
| 4.1.2 陈某等人的行为不符合盗窃罪的“秘密性”特征 | 第19-21页 |
| 4.2 本案属于新型的三角诈骗犯罪 | 第21-26页 |
| 4.2.1 本案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 | 第22-24页 |
| 4.2.2 本案属于新型的三角诈骗犯罪 | 第24-26页 |
| 4.3 本案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第26-32页 |
| 4.3.1 本案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第26-28页 |
| 4.3.2 陈某等人的行为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 | 第28-31页 |
| 4.3.3 本案属于法条竞合情形,应定性为信用卡诈骗罪 | 第31-32页 |
| 4.4 对司法适用的建议 | 第32-35页 |
| 4.4.1 定性分析思路的建议 | 第32-33页 |
| 4.4.2 进一步明确“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的含义 | 第33-34页 |
| 4.4.3 出台一个相关的指导性案例 | 第34-35页 |
| 结论 | 第35-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