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广西富川刘娘信仰民俗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章 刘娘信仰民俗依托的环境第13-22页
 第一节 刘娘信仰民俗依托的自然环境第13-14页
 第二节 刘娘信仰民俗依托的人文环境第14-16页
  一、 刘娘信仰民俗的社会环境第14-15页
  二、 刘娘信仰民俗的信仰背景第15-16页
 第三节 刘娘信仰范围的形成第16-22页
  一、 “刘娘信仰”的范围第16-20页
  二、 刘娘信仰范围形成的原因第20-22页
第二章 刘娘信仰民俗的表现形式第22-42页
 第一节 刘娘相关传说第22-30页
  一、 与刘娘信仰有关的传说第22-29页
  二、 刘娘传说与其信仰形成的关系第29-30页
 第二节 刘娘信仰的显性空间:庙宇第30-34页
  一、 相关庙宇第30-31页
  二、 重要庙宇的历史变迁第31-33页
  三、 庙宇的建立与地方文化的认同第33-34页
 第三节 刘娘信仰民俗的集中体现:祭祀活动第34-39页
  一、 群体性的祭祀活动第34-37页
  二、 个体性的祭祀活动第37-39页
 第四节 刘娘信仰民俗活动的参与要素第39-42页
  一、 组织者:头人第39-40页
  二、 祭祀仪式的引导者:覡公第40页
  三、 参与者:民众第40-42页
第三章 刘娘信仰民俗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第42-57页
 第一节 刘娘信仰民俗体现族群认同文化第42-47页
  一、 关于族群第42-43页
  二、 刘娘的族群身份第43-45页
  三、 刘娘信仰民俗体现的族群认同第45-47页
 第二节 刘娘信仰民俗体现龙母崇拜文化第47-49页
  一、 水神——龙崇拜第47-48页
  二、 刘娘的龙母身份第48-49页
 第三节 刘娘信仰民俗体现歌圩文化第49-52页
  一、 歌圩文化第49-50页
  二、 刘娘的歌仙身份第50-52页
 第四节 刘娘信仰民俗体现巫道文化第52-54页
  一、 刘娘的女巫身份第52-53页
  二、 刘娘信仰受道教女性神灵观影响第53-54页
  三、 巫、道结合的刘娘信仰第54页
 第五节 刘娘信仰民俗的社会功能第54-57页
  一、 教化功能第55页
  二、 规范和维系功能第55页
  三、 调节功能第55-57页
第四章 刘娘信仰民俗的变迁与当代意义第57-67页
 第一节 刘娘信仰民俗的变迁第57-65页
  一、 刘娘信仰民俗的复现第57-63页
  二、 刘娘信仰民俗的嬗变第63-65页
 第二节 刘娘信仰民俗的当代意义第65-67页
  一、 刘娘信仰民俗的当代意义第65-66页
  二、 刘娘信仰民俗的传承与保护第66-67页
结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80页
插图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民族自治县政府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下一篇:仿山庙会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