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23页 |
·螺旋藻蛋白 | 第9-14页 |
·螺旋藻藻胆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 第9-10页 |
·螺旋藻藻胆蛋白的提取 | 第10-11页 |
·螺旋藻藻胆蛋白的纯化 | 第11-12页 |
·螺旋藻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多肽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多肽的生理功能 | 第15页 |
·多肽与蛋白质的比较 | 第15页 |
·多肽的来源及其获得途径 | 第15-16页 |
·多肽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螺旋藻多肽的提取 | 第17页 |
·多肽的分离提纯 | 第17-19页 |
·多肽抑菌性的研究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及意义 | 第20-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3页 |
2 螺旋藻蛋白的提取 | 第23-29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螺旋藻蛋白的提取 | 第24页 |
·盐析沉淀法纯化蛋白 | 第24页 |
·螺旋藻中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4-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螺旋藻干粉蛋白与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不同冷冻方式对螺旋藻蛋白溶出的影响 | 第26-27页 |
·冻融次数对螺旋藻蛋白溶出的影响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双酶法制取螺旋藻肽 | 第29-43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设备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水解螺旋藻蛋白的酶的选择 | 第30-31页 |
·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条件优化 | 第31-33页 |
·水解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单酶和双酶法水解螺旋藻蛋白的水解度比较 | 第32页 |
·木瓜蛋白酶最佳水解条件的确定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单酶和双酶水解螺旋藻蛋白对其水解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木瓜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单因素试验 | 第34-36页 |
·响应面分析法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响应曲面的分析与优化 | 第38-40页 |
·木瓜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工艺条件的优化和验证 | 第4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3页 |
4 螺旋藻肽的分离及其分子量的测定 | 第43-47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实验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螺旋藻肽溶液的超滤 | 第44页 |
·凝胶层析法分离提纯螺旋藻肽 | 第44页 |
·螺旋藻抑菌肽的分子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螺旋藻肽的分离纯化 | 第45页 |
·螺旋藻抑菌肽的分子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5 螺旋藻肽的抑菌性研究 | 第47-55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47-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供试菌株 | 第47页 |
·微生物培养基 | 第47页 |
·实验试剂 | 第47-48页 |
·实验设备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48页 |
·细菌的活化和菌悬液的制备 | 第48-49页 |
·抑菌试验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不同酶水解螺旋藻蛋白制备的肽的抑菌试验 | 第50页 |
·螺旋藻水解液超滤后不同组分的抑菌试验 | 第50-51页 |
·经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后的不同组分的抑菌试验 | 第51页 |
·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后的螺旋藻肽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51-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