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页
一、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概述第8-17页
    (一) 我国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起源第9页
    (二) 我国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现状第9-16页
        1. 人民陪审员制度第9-13页
        2. 河南法院“观审团”实践第13-15页
        3. 专家陪审实践第15-16页
    (三) 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发展趋势第16-17页
二、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一) 司法公正理论第17-18页
    (二) 权力制约理论第18-19页
    (三) 司法民主理论第19页
三、域外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考察第19-32页
    (一) 美国陪审团制度第20-22页
        1. 陪审团审理案件的范围第20页
        2. 陪审团的选任第20-21页
        3. 陪审团的审理与裁决第21-22页
    (二) 韩国国民参与审判制度第22-24页
        1. 国民参与案件范围及选任第23页
        2. 参审国民的审理及评议第23-24页
        3. 参审国民意见之效力第24页
    (三) 日本裁判员制度第24-27页
        1. 裁判员参审案件范围及选任第25页
        2. 审前整理程序第25-26页
        3. 裁判员参审形式第26页
        4. 裁判员评议及表决第26-27页
    (四) 我国台湾地区观审试点第27-29页
        1. 观审试点案件范围第27页
        2. 观审员的选任第27-28页
        3. 观审员的审理及评议第28-29页
    (五) 域外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启示第29-32页
        1. 将域外经验和本土实际相结合第29页
        2. 实行多元的公民参与审判形式第29-30页
        3. 从选任条件和程序两方面完善选任制度第30-31页
        4. 完善审前准备程序第31页
        5. 完善评议程序第31-32页
四、我国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多元路径构建第32-43页
    (一)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第33-37页
        1. 完善适用范围及选任制度第33-34页
        2. 增设庭前阅卷及问题列表制度第34-36页
        3. 完善合议庭构成及庭审程序第36页
        4. 精细化评议过程第36-37页
    (二) 增设“适用于死刑案件”之人民陪审团制度第37-40页
        1. 适用范围及人民陪审团的组成第38页
        2. 审前准备程序第38-39页
        3. 人民陪审团的审理及评议第39-40页
    (三) 增设“适用于普通刑事案件”之观审制度第40-43页
        1. 观审员的参审范围及选任第40-41页
        2. 观审员的参审形式第41页
        3. 观审员的评议及效力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下一篇: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初步实践及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