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银中杨茎段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简称汇总第9-10页
第一章 文章综述第10-19页
    1.1 杨树简介第10-12页
        1.1.1 杨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2 杨树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 银中杨培育现状第12-13页
        1.2.1 银中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银中杨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3页
        1.2.3 银中杨栽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3 发根农杆菌与毛状根第13-16页
        1.3.1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第13-14页
        1.3.2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机理第14页
        1.3.3 Ri质粒的结构及功能第14-15页
        1.3.4 发根农杆菌诱导毛状根形成的机制第15页
        1.3.5 毛状根的特征及应用第15-16页
    1.4 银中杨遗传转化受体研究第16页
    1.5 杨树抗逆性研究第16-17页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2.1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银中杨茎段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19-24页
        2.1.1 实验材料第19-22页
        2.1.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 银中杨转化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24-27页
        2.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2.2 实验方法第24-2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7-41页
    3.1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银中杨茎段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27-31页
        3.1.1 银中杨Kan最小致死浓度的确定第27页
        3.1.2 银中杨遗传转化最佳菌液浓度的筛选第27-28页
        3.1.3 银中杨遗传转化最佳侵染时间的筛选第28-29页
        3.1.4 银中杨遗传转化最佳外植体的筛选第29-30页
        3.1.5 银中杨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第30-31页
        3.1.6 PCR产物序列的测序第31页
    3.2 银中杨转化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第31-41页
        3.2.1 银中杨转化植株形态学指标分析第31-34页
        3.2.2 银中杨转化植株抗氧化酶活力分析第34页
        3.2.3 银中杨转化植株光合特性分析第34-37页
        3.2.4 银中杨转化植株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第37-41页
第四章 讨论第41-46页
    4.1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银中杨茎段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第41-42页
        4.1.1 菌液浓度与侵染时间对银中杨遗传转化的影响第41页
        4.1.2 银中杨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的选择第41-42页
    4.2 银中杨转化植株抗逆生理生化机理分析第42-46页
        4.2.1 银中杨根系的形态学特性分析第42页
        4.2.2 银中杨抗氧化酶活力特性分析第42-43页
        4.2.3 银中杨光合调控特性分析第43-44页
        4.2.4 银中杨叶绿素荧光诱导特性分析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第54-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潍坊某猪场猪圆环病毒病诊断防控及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下一篇:基于PLC的智能温室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