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技术类学员的素质要求和特点 | 第16-26页 |
2.1 技术类学员的培养目标 | 第16-17页 |
2.2 新时期对技术类学员的素质要求 | 第17-23页 |
2.2.1 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 第17-20页 |
2.2.2 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 | 第20页 |
2.2.3 卓越的领导管理能力 | 第20-21页 |
2.2.4 过硬的军事身体素质 | 第21-22页 |
2.2.5 突出的开拓创新能力 | 第22-23页 |
2.3 技术类学员的特点 | 第23-26页 |
2.3.1 技术类学员重文轻武 | 第23-24页 |
2.3.2 技术类学员忽视综合素质养成 | 第24页 |
2.3.3 技术类学员自我意识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连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类学员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8页 |
3.1 连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类学员的管理现状 | 第26-28页 |
3.1.1 管理模式的概念 | 第26-27页 |
3.1.2 连队化管理模式概念 | 第27页 |
3.1.3 技术类学员连队化管理模式管理运行现状 | 第27-28页 |
3.2 现有连队化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8-35页 |
3.2.1 学员营干部角色定位不明确,素质参差不齐 | 第28-31页 |
3.2.2 学员骨干管理存在畏难情绪,高年级学员传帮带作用不明显 | 第31-34页 |
3.2.3 学员管理存在漏洞,管理难度加大 | 第34-35页 |
3.3 技术类学员在现有管理模式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3.3.1 当前干部人才培养理念难以适应连队化管理模式 | 第35-36页 |
3.3.2 学员对自身军人意识养成和领导力培养重视不够 | 第36-37页 |
3.3.3 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难以激发学员内在动力 | 第37页 |
章节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外军院校学员连队化管理经验借鉴 | 第38-45页 |
4.1 外军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 | 第38-42页 |
4.1.1 超前的管理理念 | 第38页 |
4.1.2 重视干部任职培训 | 第38-39页 |
4.1.3 注重领导力的培养 | 第39-41页 |
4.1.4 注重学员岗位实践 | 第41页 |
4.1.5 宽严相济的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4.2 对我军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 第42-44页 |
4.2.1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 第42-43页 |
4.2.2 重视学员领导能力培养 | 第43页 |
4.2.3 好的管理机制才能激发学员内在动力 | 第43-44页 |
章节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完善技术类学员连队化管理模式的建议对策 | 第45-58页 |
5.1 提升干部人才培养理念,发挥干部帮带指导作用 | 第45-46页 |
5.1.1 更新干部观念 | 第45-46页 |
5.1.2 加大干部培训 | 第46页 |
5.1.3 保持干部稳定 | 第46页 |
5.2 加强学员军人意识养成和领导能力培养 | 第46-51页 |
5.2.1 优化结构,合理编班 | 第46-47页 |
5.2.2 区分军衔,强化等级 | 第47-48页 |
5.2.3 骨干选拔培训及考核评定 | 第48-51页 |
5.3 完善学员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学员管理手段 | 第51-58页 |
5.3.1 实行学员矩阵式管理 | 第51-52页 |
5.3.2 完善学员信息管理手段 | 第52-53页 |
5.3.3 科学实施本科学员综合评定,激发学员内在动力 | 第53-56页 |
5.3.4 营造连队贴近实战氛围 | 第56-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A 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安排 | 第66-67页 |
附录B 政治理论选修课程安排 | 第67-68页 |
附录C 军校学员连队化管理改革管理干部调查问卷 | 第68-69页 |
附录D 军校学员连队化管理改革学员调查问卷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