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改良化学合成施氏矿物及其对地下水中Cr(Ⅵ)吸附试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地下水中Cr(Ⅵ)污染概况第9-14页
        1.1.1 地下水中Cr(Ⅵ)污染来源第10页
        1.1.2 Cr(Ⅵ)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方法第10-14页
    1.2 施氏矿物的制备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第14-17页
        1.2.1 施氏矿物的结构与性质第14-16页
        1.2.2 环境修复作用第16页
        1.2.3 施氏矿物的人工合成第16-17页
    1.3 课题研究意义第17页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第17-19页
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3页
    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2.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2.1 试验研究第21页
        2.2.2 测试分析第21-22页
        2.2.3 数据处理第22-23页
3 施氏矿物的人工合成改良及效能研究第23-43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3.3 实验方法第24-27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27-41页
        3.4.1 施氏矿物吸附Cr(Ⅵ)效能和优选第27-28页
        3.4.2 施氏矿物的表征第28-36页
        3.4.3 施氏矿物吸附Cr(Ⅵ)后稳定性研究第36-38页
        3.4.4 施氏矿物吸附Cr(Ⅵ)后资源化利用第38-41页
    3.5 小结第41-43页
4 施氏矿物修复Cr(Ⅵ)污染地下水试验研究第43-59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3-44页
    4.3 实验方法第44-4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5-57页
        4.4.1 吸附动力学第45-51页
        4.4.2 吸附等温线第51-55页
        4.4.3 施氏矿物投加量的影响第55-57页
        4.4.4 实际Cr(Ⅵ)污染地下水修复试验研究第57页
    4.5 小结第57-59页
5 施氏矿物修复Cr(Ⅵ)污染地下水环境条件影响第59-71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9-60页
    5.3 实验方法第60-61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5.4.1 pH值第61-63页
        5.4.2 温度第63-64页
        5.4.3 有机物第64-65页
        5.4.4 无机离子第65-70页
    5.5 小结第70-71页
6 结论与建议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页
    6.2 建议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的课题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好氧颗粒污泥SBR处理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返排废水的研究
下一篇:Alcaligenes faecalis NR脱氮功能基因及其在好氧生物转盘反应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