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结构包气带水分运动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土壤包气带水分运动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煤矿塌陷复垦区包气带水分运动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包气带水分运动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包气带水分运动的基本理论 | 第19-28页 |
·包气带水分的赋存形式 | 第19页 |
·包气带水分的能态 | 第19-20页 |
·包气带水分运动机理 | 第20-23页 |
·优先流作用机理 | 第20-21页 |
·毛细作用机理 | 第21-22页 |
·达西实验 | 第22-23页 |
·包气带水分运动方程 | 第23-28页 |
·包气带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 第23-25页 |
·包气带水分运动基本方程的定解条件 | 第25-26页 |
·包气带水分运动基本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26-28页 |
3 充填结构包气带参数的测定 | 第28-46页 |
·充填结构包气带颗粒级配组成的测定 | 第28-30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28-30页 |
·实验结果 | 第30页 |
·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 第30-37页 |
·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2-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7页 |
·水力传导度的测定 | 第37-42页 |
·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 第37-39页 |
·非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 第39-42页 |
·容水度的测定 | 第42-44页 |
·水分扩散度的测定 | 第44-46页 |
4 水分入渗试验 | 第46-60页 |
·充填结构水分入渗试验 | 第46-51页 |
·试验装置 | 第46-47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47-4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水分入渗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8页 |
·初始含水率对水分入渗性的影响 | 第51-54页 |
·容重对水分入渗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尺度效应对水分入渗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充填结构模型边界条件对水分入渗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水分入渗机理分析 | 第58-60页 |
5 充填结构包气带水分运动模拟试验 | 第60-81页 |
·充填结构包气带模型 | 第60-64页 |
·柱状模型装置与充填材料 | 第60-62页 |
·水分运动试验监测装置 | 第62-63页 |
·充填结构模型的附属装置 | 第63-64页 |
·大气降水条件下水分运动规律试验 | 第64-69页 |
·试验装置 | 第64-65页 |
·试验方法 | 第65页 |
·试验结果 | 第65-69页 |
·蒸发条件下的水分运动规律试验 | 第69-74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69-70页 |
·试验结果 | 第70-74页 |
·地下水位变化条件下的水分运动规律试验 | 第74-81页 |
·试验装置 | 第74-75页 |
·试验内容和方法 | 第75-76页 |
·试验结果 | 第76-81页 |
6 充填结构包气带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 第81-94页 |
·Hydrus-1D模型的应用条件 | 第81-82页 |
·数学模型 | 第82-83页 |
·微分方程 | 第82页 |
·定解条件 | 第82-83页 |
·数学模型的参数确定 | 第83-85页 |
·非饱和充填结构包气带水分特征参数 | 第83-84页 |
·Hydrus-1D模型参数的初值 | 第84-85页 |
·Hydrus-1D模型的离散化 | 第85-88页 |
·空间的离散 | 第85-87页 |
·时间的离散 | 第87-88页 |
·Hydrus-1D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第88-90页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90-94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4-95页 |
·建议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