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1 吗啉的性质及用途 | 第14-16页 |
1.1.1 吗啉的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1.1.2 吗啉的用途 | 第15-16页 |
1.2 吗啉的合成工艺 | 第16-17页 |
1.3 二甘醇催化氨化环化法制备吗啉 | 第17-19页 |
1.3.1 二甘醇法合成吗啉的工艺 | 第17-18页 |
1.3.2 二甘醇法合成吗啉的反应机理 | 第18-19页 |
1.4 催化剂 | 第19-22页 |
1.4.1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 第19-20页 |
1.4.2 催化剂的助剂 | 第20-21页 |
1.4.3 催化剂的载体 | 第21页 |
1.4.4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1.5 地聚物 | 第22-23页 |
1.6 选题的意义 | 第23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2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2.2 载体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1 地聚物的煅烧活化 | 第26页 |
2.2.2 地聚物掺杂铝制备载体 | 第26-27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页 |
2.3.1 溶液燃烧法制备催化剂 | 第27页 |
2.3.2 氨蒸发法制备催化剂 | 第27页 |
2.3.3 常规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 第27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7-29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28页 |
2.4.2 X射线衍射(XRD) | 第28页 |
2.4.3 程序升温还原(TPR)及脱附(TPD) | 第28页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XAES) | 第28页 |
2.4.5 N_2的物理吸附 | 第28-29页 |
2.4.6 N_2O滴定 | 第29页 |
2.5 产品分析 | 第29-30页 |
2.6 催化剂性能评测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地聚物载体的预处理对CuNiAl基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2-48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载体的预处理和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5页 |
3.2.1 载体的活化 | 第32页 |
3.2.2 地聚物浸渍法掺杂铝制备载体GA-M | 第32-33页 |
3.2.3 地聚物共沉淀法掺杂铝制备载体GA-CP | 第33页 |
3.2.4 地聚物改进共沉淀法掺杂铝制备载体GPA-CP | 第33页 |
3.2.5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35页 |
3.3 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第35-44页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35-37页 |
3.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7-39页 |
3.3.3 氢气的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第39-40页 |
3.3.4 氨气的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分析 | 第40-42页 |
3.3.5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3.4 地聚物的处理方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1 地聚物的活化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2 地聚物负载铝的不同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3 地聚物负载铝元素的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氨蒸发法制备负载型GPA-CP/AE催化剂的研究 | 第48-73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51页 |
4.2.1 氨蒸发法制备催化剂GPA-CP/AE | 第48-49页 |
4.2.2 溶液燃烧法制备催化剂GPA-CP/SC | 第49页 |
4.2.3 常规浸渍法制备催化剂GPA-CP/IM | 第49-51页 |
4.3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第51-64页 |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51-53页 |
4.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53-55页 |
4.3.3 XPS和XAES分析 | 第55-57页 |
4.3.4 氢气的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第57-58页 |
4.3.5 氨气的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分析 | 第58-59页 |
4.3.6 二甘醇的程序升温脱附DEG-TPD分析 | 第59-61页 |
4.3.7 比表面积和N_2O滴定分析 | 第61-63页 |
4.3.8 GC-MS分析和反应机理 | 第63-64页 |
4.4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4-69页 |
4.4.1 反应温度对不同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4.4.2 空速对不同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3 还原温度对GPA-CP/AE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4.5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第69-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GPA-CP/AE上二甘醉催化氨化合成吗啉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 第73-85页 |
5.1 反应速率与本征动力学模型 | 第73-74页 |
5.2 本征动力学实验及数据处理 | 第74-78页 |
5.2.1 内外扩散的消除 | 第74-76页 |
5.2.2 DEG初始浓度对吗啉收率的影响 | 第76-77页 |
5.2.3 NH3初始浓度对吗啉收率的影响 | 第77-78页 |
5.3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结果检验 | 第78-84页 |
5.3.1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78-83页 |
5.3.2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 第83-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结论 | 第85-86页 |
6.2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