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风光发电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外风光发电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风光发电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第2章 光伏发电技术研究 | 第12-35页 |
2.1 光伏电池 | 第12-16页 |
2.1.1 光伏电池的基本结构 | 第12-14页 |
2.1.2 光伏电池的仿真 | 第14-16页 |
2.2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 第16-27页 |
2.2.1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 | 第16-17页 |
2.2.2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 第17页 |
2.2.3 恒压法 | 第17-19页 |
2.2.4 扰动观察法 | 第19-20页 |
2.2.5 电导增量法 | 第20-22页 |
2.2.6 智能控制算法 | 第22-24页 |
2.2.7 算法的选择和改进 | 第24-27页 |
2.3 光伏发电控制器设计 | 第27-34页 |
2.3.1 控制器的主控制芯片 | 第28-29页 |
2.3.2 DC-DC电路 | 第29-31页 |
2.3.3 PCB电路的设计 | 第31-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风力发电技术研究 | 第35-53页 |
3.1 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 第35-39页 |
3.1.1 风力发电机结构与原理 | 第35-36页 |
3.1.2 风力机输出特性 | 第36-37页 |
3.1.3 风力机仿真模型 | 第37-39页 |
3.2 风力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 第39-46页 |
3.2.1 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点 | 第39-41页 |
3.2.2 最佳转速曲线跟踪方法 | 第41-42页 |
3.2.3 正弦波扰动法 | 第42-43页 |
3.2.4 扰动观察法 | 第43-44页 |
3.2.5 变步长扰动观察法 | 第44-46页 |
3.3 硬件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 第46-52页 |
3.3.1 风力发电机的选择 | 第47-48页 |
3.3.2 控制器主电路拓扑的设计 | 第48-50页 |
3.3.3 PCB电路的设计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居民社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 | 第53-64页 |
4.1 居民社区风光发电概述 | 第53-58页 |
4.1.1 电能消耗分析 | 第53-55页 |
4.1.2 光伏安装量分析 | 第55-57页 |
4.1.3 风力发电安装量分析 | 第57-58页 |
4.2 系统储能设计 | 第58-62页 |
4.2.1 蓄电池基本参数 | 第59页 |
4.2.2 蓄电池充放保护 | 第59-61页 |
4.2.3 蓄电池的选择 | 第61-62页 |
4.3 系统并网设计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监控系统设计 | 第64-78页 |
5.1 监控系统通信的实现 | 第64-69页 |
5.1.1 通信的硬件实现 | 第64-67页 |
5.1.2 有线通信协议——Modbus_RTU | 第67-69页 |
5.1.3 无线通信协议——Zigbee | 第69页 |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69-76页 |
5.2.1 上位机界面设计 | 第69-74页 |
5.2.2 数据库设计 | 第74-75页 |
5.2.3 功能拓展-利用Yeelink实现移动终端监控 | 第75-7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