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第11-14页 |
1.2.1 A~2/O工艺 | 第12页 |
1.2.2 UCT/MUCT工艺 | 第12-13页 |
1.2.3 SBR/CAST工艺 | 第13页 |
1.2.4 VIP工艺 | 第13-14页 |
1.2.5 Bardenpho工艺 | 第14页 |
1.3 反硝化除磷技术 | 第14-19页 |
1.3.1 反硝化除磷理论 | 第14-15页 |
1.3.2 反硝化除磷机理 | 第15页 |
1.3.3 反硝化除磷工艺 | 第15-18页 |
1.3.4 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研究拟解决问题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2-25页 |
2.1 研究装置 | 第22-23页 |
2.2 试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2.2.1 试验用水和接种污泥 | 第23页 |
2.2.2 水质分析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ABR-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现短程硝化 | 第25-32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2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3.3.1 ABR-MBR工艺短程硝化的实现 | 第26-27页 |
3.3.2 ABR-MBR系统中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3.3.3 ABR-MBR工艺对氮素的去除 | 第28-31页 |
3.3.4 各阶段各隔室ORP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容积负荷对ABR-MBR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影响 | 第32-40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试验方案 | 第32-3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4.3.1 容积负荷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2 容积负荷对脱氮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3 容积负荷对厌氧释磷碳源利用的影响 | 第37页 |
4.3.4 容积负荷对缺氧吸磷氮素利用的影响 | 第37-39页 |
4.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回流比对ABR-MBR工艺反硝化除磷效能的影响 | 第40-48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试验方案 | 第40-4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5.3.1 不同硝化液回流比对COD去除效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5.3.2 不同硝化液回流比对氮去除效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3 不同硝化液回流比对磷去除效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5.3.4 硝化液回流比为 300%时系统同步去碳脱氮除磷的效能分析 | 第46-47页 |
5.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图表目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