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 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1 种子休眠 | 第10-12页 |
1.1.1 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1.2 种子休眠类型 | 第10-11页 |
1.1.3 种子休眠生理机制研究 | 第11页 |
1.1.4 种子休眠分子机制研究 | 第11-12页 |
1.1.5 种子休眠的破除方法 | 第12页 |
1.2 种子萌发 | 第12-15页 |
1.2.1 种子萌发过程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种子萌发的内因 | 第13页 |
1.2.3 种子萌发的外因 | 第13页 |
1.2.4 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研究 | 第13-14页 |
1.2.5 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 | 第14-15页 |
2 种子低温层积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1 种子层积生理研究 | 第15-16页 |
2.2 种子层积分子研究 | 第16页 |
3 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调控 | 第16-22页 |
3.1 GA | 第17-18页 |
3.2 ABA | 第18-19页 |
3.3 乙烯 | 第19-20页 |
3.4 外源激素 | 第20页 |
3.5 激素研究方法综述 | 第20-22页 |
4 两种独行菜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5 cDNA-SRAP技术在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5.1 SRAP技术原理 | 第23页 |
5.2 其他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比较 | 第23-24页 |
5.3 cDNA-SRAP技术在植物学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5.3.1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 第24-25页 |
5.3.2 构建遗传图谱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层积处理对两种独行菜萌发的影响 | 第26-42页 |
1 实验材料、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6页 |
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1 种子活力测定 | 第26-27页 |
2.2 种子千粒重测定及自然萌发率检测 | 第27页 |
2.3 种皮对种子萌发阶段吸水量的影响 | 第27页 |
2.4 层积处理对两种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27页 |
2.5 抱茎独行菜种子各部位提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实验 | 第27-28页 |
2.6 两种独行菜种子层积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28-30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3.1 种子活力测定 | 第30页 |
3.2 种子千粒重与自然萌发率 | 第30-31页 |
3.3 种皮对两种独行菜种子吸水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两种种子层积萌发率 | 第32-36页 |
3.5 抱茎独行菜种子各部位提取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影响 | 第36-37页 |
3.6 种子层积过程中相关酶的变化 | 第37-39页 |
3.6.1 两种种子层积过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 | 第37-38页 |
3.6.2 两种种子层积过程过氧化物酶(POD)变化 | 第38-39页 |
3.6.3 两种种子层积过程过氧化氢酶(CAT)变化 | 第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两种独行菜种子层积处理内源激素变化 | 第42-49页 |
1 实验材料、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42页 |
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2-44页 |
2.1 试剂的配制 | 第42-43页 |
2.2 实验处理 | 第43-44页 |
3 激素含量的计算 | 第44页 |
4 注意事项 | 第44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5.1 两种独行菜种子 4℃层积不同时间处理下GA变化 | 第44-45页 |
5.2 两种独行菜种子 4℃层积不同时间处理下ABA变化 | 第45-46页 |
6 讨论 | 第46-49页 |
第四章 两种独行菜种子外源激素处理萌发对比的研究 | 第49-62页 |
1 实验材料、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9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49页 |
1.3 实验仪器设备 | 第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2.1 试剂的配制 | 第49-50页 |
2.2 种子预处理 | 第50页 |
2.3 外源激素处理下种子萌发实验 | 第50页 |
2.4 种子萌发率,萌发势统计 | 第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3.1 不同浓度IAA处理对种子影响 | 第50-52页 |
3.2 不同浓度NAA处理对种子影响 | 第52-54页 |
3.3 不同浓度GA3处理对种子影响 | 第54-56页 |
3.4 不同浓度 6-BA处理对种子影响 | 第56-58页 |
3.5 不同浓度ABA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58页 |
4 讨论 | 第58-62页 |
第五章 两种独行菜种子cDNA-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62-7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2-63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62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62-6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3-67页 |
2.1 两种两种独行菜种子总RNA提取 | 第63-64页 |
2.2 单链cDNA的合成及检测 | 第64-65页 |
2.3 单因素优化实验 | 第65页 |
2.4 cDNA-SRAP反应体系的正交实验设计 | 第65-66页 |
2.5 cDNA-SRAP最佳扩增程序确定的检验 | 第66页 |
2.6 变性聚丙烯凝胶与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体系稳定性 | 第66-6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7-74页 |
3.1 提取RNA的质量检测结果 | 第67-68页 |
3.2 cDNA第一链合成内参基因EFla扩增检测结果: | 第68页 |
3.3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 第68-71页 |
3.4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 | 第71-72页 |
3.5 优化c DNA-SRAP体系稳定性的琼脂糖检测 | 第72页 |
3.6 变性聚丙烯凝胶与非变性凝胶电泳检测体系稳定性 | 第72-74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74-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1 结论 | 第76页 |
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