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信访工作论文

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研究--以天津电视台《心连心 面对面》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4-17页
        1.2.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第17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0-33页
    2.1 信访的相关概念第20-29页
        2.1.1 信访的定义第20-23页
        2.1.2 信访的权利属性第23-26页
        2.1.3 信访的功能定位第26-29页
    2.2 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相关概念第29-31页
        2.2.1 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定义第29页
        2.2.2 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功能定位第29-31页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1-33页
        2.3.1 公民参与理论第31-32页
        2.3.2 议程设置理论第32-33页
第三章 电视参与信访的必要性分析第33-45页
    3.1 信访工作的现实困境第33-40页
        3.1.1 信访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5-36页
        3.1.2 责任部门信访工作的问题分析第36-38页
        3.1.3 信访部门的工作困境分析第38-40页
    3.2 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发展概况第40-41页
    3.3 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第41-45页
        3.3.1 发挥协调功能第41-42页
        3.3.2 发挥监督功能第42-43页
        3.3.3 发挥宣传功能第43页
        3.3.4 发挥教育功能第43-45页
第四章 天津电视参与信访的社会效果调查第45-54页
    4.1 针对天津市民的调查第45-46页
        4.1.1 调查目的第45页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第45-46页
    4.2 调查问卷结果报告第46-52页
        4.2.1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统计第46-47页
        4.2.2 围绕“参与者的年龄”的统计结果交叉分析第47-51页
        4.2.3 围绕“是否接触过信访活动”的统计结果交叉分析第51-52页
    4.3 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调查第52-54页
        4.3.1 调查目的第52页
        4.3.2 调查内容与调查结果报告第52-54页
第五章 基于调查结果的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分析第54-60页
    5.1 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积极效果分析第54-56页
        5.1.1 拓宽了政民沟通渠道第54-55页
        5.1.2 提高了天津市信访难题的化解能力第55页
        5.1.3 提高了天津市民对天津市信访工作的满意度第55-56页
        5.1.4 提高了天津市民的理性维权意识第56页
    5.2 电视参与信访模式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第56-60页
        5.2.1 宣传力度不足制约着知名度的提高第56-57页
        5.2.2 传播渠道单一制约着影响力的扩大第57-58页
        5.2.3 缺乏公民参与形式制约着公民参与度的提高第58页
        5.2.4 模式功能的发挥存在潜在的制约因素第58-60页
第六章 创新电视参与信访模式的建议第60-66页
    6.1 网络电视同步播出,提高模式知名度第61-62页
    6.2 申请网络官方账户,扩大模式影响力第62-63页
    6.3 网络平台公开讨论,提高公民参与度第63页
    6.4 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增强模式功能发挥第63-64页
    6.5 强化网络环境治理,更好实现“媒体融合”第64-66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66-68页
    7.1 研究结论第66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73页
附录第73-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认缴资本制下公司风险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松山达隆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