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动压影响回采巷道锚网索平衡支护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4-2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2 工程概况 | 第23-28页 |
| 2.1 付村煤矿概况 | 第23-26页 |
| 2.2 工作面及巷道概况 | 第26-28页 |
| 3 动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第28-46页 |
| 3.1 动压巷道围岩受力特征分析 | 第28-33页 |
| 3.2 煤柱宽度的确定 | 第33-37页 |
| 3.3 采掘相向动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数值模拟 | 第37-44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4 强动压影响巷道锚网索平衡支护技术 | 第46-65页 |
| 4.1 平衡支护技术概述 | 第46-47页 |
| 4.2 平衡支护技术机理 | 第47-48页 |
| 4.3 平衡支护系统设计理念 | 第48页 |
| 4.4 锚网索作用机理 | 第48-51页 |
| 4.5 锚网索协同支护方法 | 第51-56页 |
| 4.6 动压巷道动态分段围岩控制技术 | 第56-63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巷道支护效果矿压监测 | 第65-72页 |
| 5.1 矿压监测方案 | 第65页 |
| 5.2 矿压监测方法及测站布置 | 第65-67页 |
| 5.3 矿压监测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72页 |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72-73页 |
| 6.3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