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磁阻电机论文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转矩与悬浮力的解耦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3-14页
缩略词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第15-17页
        1.1.1 无轴承电机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15-16页
        1.1.2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本体结构设计研究概况第17-18页
    1.3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策略研究概况第18-19页
        1.3.1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直接控制研究概况第18页
        1.3.2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直接悬浮力研究概况第18-19页
        1.3.3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容错控制研究概况第19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以及本文结构安排第19-21页
        1.4.1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19页
        1.4.2 本文结构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12/4极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理论第21-33页
    2.1 12/4极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原理第21-23页
    2.2 12/4极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第23-28页
        2.2.1 气隙磁导模型第23-24页
        2.2.2 等效磁路模型第24-26页
        2.2.3 转矩和悬浮力模型第26-27页
        2.2.4 数学模型验证第27-28页
    2.3 12/4极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解耦机理仿真验证第28-29页
    2.4 12/4极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策略仿真验证第29-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12/4极双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理论第33-43页
    3.1 12/4极双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工作原理第33-36页
    3.2 12/4极双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第36-39页
        3.2.1 气隙磁导模型第36-37页
        3.2.2 等效磁路模型第37-38页
        3.2.3 转矩和悬浮力模型第38页
        3.2.4 数学模型验证第38-39页
    3.3 12/4极双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解耦机理仿真验证第39-42页
    3.4 12/4极DWBSRM与12/4极SWBSRM对比分析第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基于12/8极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DITC&DFC的控制策略研究第43-61页
    4.1 传统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策略第43-44页
        4.1.1 双相导通数学模型第43页
        4.1.2 传统方波控制策略第43-44页
    4.2 DITC&DFC控制策略第44-48页
        4.2.1 开关状态的定义第44-45页
        4.2.2 DITC工作原理第45-46页
        4.2.3 DFC工作原理第46页
        4.2.4 DITC&DFC工作原理第46-48页
    4.3 DTC&DFC控制策略第48-52页
        4.3.1 普通DTC电压矢量选取第48-51页
        4.3.2 等效电压矢量及其选取方法第51-52页
    4.4 DITC&DFC与DTC&DFC控制策略比较第52页
    4.5 仿真结果分析第52-57页
        4.5.1 稳态性能仿真分析第53-55页
        4.5.2 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第55-56页
        4.5.3 解耦特性仿真分析第56-57页
    4.6 实验结果分析第57-60页
        4.6.1 稳态性能实验分析第57-58页
        4.6.2 动态性能实验分析第58-59页
        4.6.3 解耦特性实验分析第59-60页
    4.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基于12/8极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DTC&DFC的短路故障容错实验研究第61-70页
    5.1 绕组短路故障对悬浮力的影响第61-63页
    5.2 基于DTC&DFC绕组短路故障容错补偿原理第63-64页
    5.3 实验平台简介第64-66页
        5.3.1 单绕组BSRM实验样机第64-65页
        5.3.2 主功率拓扑第65页
        5.3.3 数字控制系统第65-66页
    5.4 DTC&DFC绕组短路故障容错控制实验研究第66-69页
        5.4.1 三相电流波形第66-68页
        5.4.2 位移波形第68页
        5.4.3 径向负载突变实验第68页
        5.4.4 转矩实验波形第68-69页
        5.4.5 正常运行到容错运行的切换实验波形第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0-71页
    6.1 主要工作第70页
    6.2 需要进一步完成的工作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7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80页
附录一 12/4极SWBSRM数学模型第80-82页
附录二 12/4极DWBSRM数学模型第82-83页
附录三 12/8极SWBSRM数学模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重复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应用研究
下一篇:带独立中线模块的三相四线制逆变器中线电压脉动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