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隔药灸脐法对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严重程度及心理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提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资料研究第9-19页
    1 一般资料第9-11页
        1.1 受试者来源第9页
        1.2 诊断标准第9-10页
        1.3 纳入标准第10页
        1.4 排除标准第10页
        1.5 剔除标准第10页
        1.6 脱落标准第10-11页
    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2.1 分组方法第11页
        2.2 实验材料与器材第11页
        2.3 操作方法第11页
        2.4 治疗时间及观察周期第11页
        2.5 观察指标第11-12页
        2.6 疗效评价标准第12页
        2.7 数据统计第12页
    3 结果第12-17页
        3.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第12-14页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4-17页
    4 典型病例第17-19页
讨论第19-28页
    1 中医对腹泻型肠易激的认识第19-21页
        1.1 病名的沿革第19页
        1.2 病因病机第19-20页
        1.3 治疗第20-21页
    2 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的认识第21-24页
        2.1 流行病学第21-22页
        2.2 病因病机第22-23页
        2.3 治疗第23-24页
    3 肠易激与心理因素第24-25页
        3.1 肠易激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第24-25页
        3.2 发病机制第25页
        3.3 影响肠易激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第25页
    4 试验结果分析及机理探讨第25-28页
        4.1 试验结果分析第25-26页
        4.2 两组疗法疗效差异分析第26页
        4.3 隔药灸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的作用机制第26-28页
结语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综述 近十年灸法临床应用概况第32-38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附录第38-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发表论文第43-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督灸延缓肾阳虚衰老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一篇:古代治疗不孕症的针灸处方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