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SiO2/聚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7页
    1.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第12-14页
        1.2.1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2-14页
        1.2.2 无机纳米粒子对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作用第14页
    1.3 纳米粒子的特性、种类、制备方法第14-17页
        1.3.1 纳米粒子的特性第14-15页
        1.3.2 纳米粒子的种类第15页
        1.3.3 纳米粒子的制备第15-16页
        1.3.4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第16-17页
    1.4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的制备和性能第17-21页
        1.4.1 简单共混第18页
        1.4.2 原位包覆第18-19页
        1.4.3 共价键接枝包覆第19-20页
        1.4.4 嵌段聚合物组装法第20-21页
        1.4.5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乳液的性能第21页
    1.5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粒子乳液在阻尼涂料方面的应用前景第21-23页
        1.5.1 阻尼材料第21-22页
        1.5.2 材料的阻尼机理第22页
        1.5.3 聚合物的阻尼机理第22-23页
        1.5.4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阻尼作用第23页
    1.6 聚合物基纳米SiO_2 粒子核壳复合乳液概述及在阻尼领域的应用前景第23-24页
    1.7 本论文材料设计和研究内容第24-27页
        1.7.1 基体设计第24-25页
        1.7.2 填料设计第25页
        1.7.3 聚合物与填料间结合方式设计第25页
        1.7.4 研究内容第25-27页
2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27-43页
    2.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第27-28页
        2.1.1 实验主要原料第27页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27-28页
    2.2 实心球状纳米SiO_2 的制备及改性第28-30页
        2.2.1 改性偶联剂的制备第28页
        2.2.2 实心球状纳米SiO_2 的制备及改性第28-30页
    2.3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第30-31页
        2.3.1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的制备第30-31页
        2.3.2 涂膜第31页
    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31-32页
        2.4.1 扫描电镜测试第31页
        2.4.2 FTIR 分析第31页
        2.4.3 乳液机械稳定性测试第31页
        2.4.4 摆杆硬度测试第31-32页
        2.4.5 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第32页
        2.4.6 耐冲击性能测试第32页
        2.4.7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第32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32-42页
        2.5.1 纳米SiO_2 微球的扫描电镜分析第32-33页
        2.5.2 自制偶联剂的FTIR 分析第33-34页
        2.5.3 改性实心球状纳米SiO_2 的FTIR 分析第34-35页
        2.5.4 复合乳液的机械稳定性分析第35-36页
        2.5.5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硬度分析第36-38页
        2.5.6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静态力学性能分析第38-40页
        2.5.7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耐冲击性能分析第40-41页
        2.5.8 实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第41-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43-60页
    3.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第43-44页
        3.1.1 实验主要原料第43页
        3.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43-44页
    3.2 空心球状纳米SiO_2 的制备第44-46页
        3.2.1 乳液法制备空心球状纳米SiO_2第44-45页
        3.2.2 分散法制备空心微球第45-46页
    3.3 空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的活化及改性第46-47页
        3.3.1 空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的活化第46页
        3.3.2 空心球状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第46-47页
    3.4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第47-48页
        3.4.1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的制备第47-48页
        3.4.2 涂膜第48页
    3.5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48-49页
        3.5.1 TEM 分析第48页
        3.5.2 乳液机械稳定性测试第48页
        3.5.3 摆杆硬度测试第48页
        3.5.4 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第48页
        3.5.5 耐冲击性能测试第48页
        3.5.6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第48-49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49-59页
        3.6.1 包覆反应温度和灼烧升温速度对纳米SiO_2 微球形貌的影响第49-50页
        3.6.2 分散法制备空心球状纳米SiO_2 的TEM 分析第50-51页
        3.6.3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稳定性分析第51-52页
        3.6.4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液的TEM 分析第52-54页
        3.6.5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硬度分析第54-55页
        3.6.6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静态力学性能分析第55-57页
        3.6.7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核壳型原位聚合复合乳胶膜的耐冲击性能分析第57页
        3.6.8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第57-59页
    3.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4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共混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60-72页
    4.1 实验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第60-61页
        4.1.1 实验主要原料第60页
        4.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60-61页
    4.2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共混复合乳液及薄膜的制备第61-62页
        4.2.1 空心球状纳米SiO_2/PMA 共混乳液的制备第61页
        4.2.2 涂膜第61-62页
    4.3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乳胶漆的制备第62-63页
        4.3.1 填料浆的制备第62页
        4.3.2 乳胶漆的调制第62-63页
    4.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63-64页
        4.4.1 乳液机械稳定性测试第63页
        4.4.2 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第63页
        4.4.3 摆杆硬度测试第63页
        4.4.4 耐冲击性能测试第63页
        4.4.5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第63页
        4.4.6 乳胶漆贮存性能的测定第63页
        4.4.7 乳胶漆粘度的测定第63页
        4.4.8 乳胶漆成膜时间的测定第63-64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64-70页
        4.5.1 中空纳米SiO_2/PMA 共混复合乳液稳定性分析第64-65页
        4.5.2 中空纳米SiO_2/PMA 共混复合薄膜静态力学性能分析第65-66页
        4.5.3 中空纳米SiO_2/PMA 复合薄膜的硬度分析第66-67页
        4.5.4 中空纳米SiO_2/PMA 复合薄膜耐冲击性能分析第67-68页
        4.5.5 中空纳米SiO_2/PMA 复合薄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第68-69页
        4.5.6 中空纳米SiO_2/PMA 复合乳液及乳胶漆贮存稳定性分析第69-70页
        4.5.7 中空纳米SiO_2/PMA 乳胶漆的基本性能第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5 结论第72-75页
    5.1 结论第72-73页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意义第73页
    5.3 今后工作建议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乳酸/淀粉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二维与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与夹芯结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