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事组织论文

我国医院药学服务定位与组织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2-15页
英文摘要第15-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8-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8-25页
        1.1.1 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无法适应当前的健康需要第18-19页
        1.1.2 我国医院药学服务严重落后于国际发展第19-20页
        1.1.3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需要医院药学服务改革第20-2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6-29页
        1.3.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 研究框架第29-31页
第二章 现代组织理论与医院药学组织第31-49页
    2.1 现代组织理论第31-37页
        2.1.1 组织结构第31-34页
        2.1.2 组织设计第34-37页
    2.2 组织变革理论第37-42页
        2.2.1 组织变革目标分析第38-39页
        2.2.2 组织变革模型研究现状分析第39-41页
        2.2.3 组织变革阻力分析第41-42页
    2.3 现代组织理论和组织变革理论在我国医院药学组织中的应用第42-47页
        2.3.1 现行医院药学组织第42-45页
        2.3.2 医院药学组织及组织变革分析第45-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医院药学发展演变与功能定位第49-78页
    3.1 医院药学的起源第49-50页
    3.2 医院药学发展历程第50-57页
        3.2.1 传统药学阶段(20世纪30-60年代)第50-51页
        3.2.2 临床药学阶段(20世纪60-90年代)第51-55页
        3.2.3 药学监护阶段(20世纪90年代-现在)第55-56页
        3.2.4 我国医院药学发展阶段第56-57页
    3.3 合理用药与现代医院药学部门职能定位分析第57-66页
        3.3.1 现代合理用药内容的发展和延伸第57-59页
        3.3.2 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危害第59-66页
    3.4 国际药师服务的政策支持第66-70页
    3.5 药师在当前国际医疗体系中的作用第70-74页
    3.6 我国医院药学服务发展的当前问题第74-76页
        3.6.1 "以药补医"的体制弊端第74页
        3.6.2 重医轻药的传统思维第74-75页
        3.6.3 教育体系导致技术水平不足第75-76页
    3.7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国外医院药学服务内容、人才培养与组织机构第78-101页
    4.1 美国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及组织模式第78-88页
        4.1.1 美国医院药师主要工作内容第78-83页
        4.1.2 医院药学人才培养第83-86页
        4.1.3 组织模式及作用发挥第86-88页
    4.2 加拿大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及组织模式第88-91页
        4.2.1 服务内容及发展现状第88-90页
        4.2.2 医院药学人才培养第90页
        4.2.3 组织模式及作用发挥第90-91页
    4.3 澳大利亚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及组织模式第91-93页
        4.3.1 服务内容及发展现状第91-92页
        4.3.2 医院药学人才培养第92-93页
    4.4 英国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及组织模式第93-96页
        4.4.1 服务内容及发展现状第93-95页
        4.4.2 医院药学人才培养第95页
        4.4.3 组织模式及作用发挥第95-96页
    4.5 法国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及组织模式第96-98页
        4.5.1 服务内容及发展现状第96-97页
        4.5.2 医院药学人才培养第97-98页
    4.6 日本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及组织模式第98-100页
        4.6.1 服务内容及发展现状第98页
        4.6.2 医院药学人才培养第98-99页
        4.6.3 组织模式及作用发挥第99-100页
    4.7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五章 我国医院药学部门现存问题的实证分析第101-125页
    5.1 医院药学服务现状调查第101-113页
        5.1.1 调查问卷设计第101页
        5.1.2 抽样设计及样本采集第101-102页
        5.1.3 数据录入第102页
        5.1.4 研究结果第102-113页
    5.2 医院管理人员和医生对临床药师的态度调查第113-116页
        5.2.1 医院管理人员对临床药学的态度调查第113-115页
        5.2.2 临床医师对临床药学的态度调查第115-116页
        5.2.3 对临床药学发展前景的看法第116页
    5.3 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第116-121页
        5.3.1 年龄第117-118页
        5.3.2 数量第118-119页
        5.3.3 学历第119页
        5.3.4 职称第119-120页
        5.3.5 临床药师第120-121页
    5.4 医院药学部门组织机构和人员问题分析第121-122页
    5.5 本章小结第122-125页
第六章 我国医院药学部门组织变革因素与利益相关者分析第125-135页
    6.1 宏观环境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第125-129页
        6.1.1 政府相关政策分析第125-126页
        6.1.2 社会影响因素分析第126页
        6.1.3 人口因素分析第126-127页
        6.1.4 医学与药学模式分析第127-129页
    6.2 市场需求及竞争分析第129-131页
        6.2.1 市场需求分析第129-130页
        6.2.2 市场竞争分析第130-131页
    6.3 医院药学组织变革利益相关者分析第131-133页
    6.4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七章 新医改下的医院药学部门组织结构设计第135-148页
    7.1 新型医院药事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第135-139页
    7.2 建立现代医院药学人力资源培养体系第139-142页
    7.3 医院临床药师考核和服务收费设计第142-145页
        7.3.1 临床药师的日常绩效考核第142-143页
        7.3.2 临床药师服务收费设计第143-145页
    7.4 其它宏观配套措施第145页
        7.4.1 推进《药师法》的设立日程第145页
        7.4.2 出台制度确保药师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第145页
    7.5 本章小结第145-148页
第八章 结论第148-153页
    8.1 主要结论第148-151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51-152页
    8.3 本研究的局限及展望第152-15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3-16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研究
下一篇:吲哚酮类及苯并咪唑类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