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论文

江苏信访治理与法治化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1-18页
        1.2.1 国内研究概述第11-13页
        1.2.2 国外研究概述第13-15页
        1.2.3 述评第15-18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3-24页
第二章 信访法治化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第24-34页
    2.1 相关概念厘定第24-26页
        2.1.1 信访第24-25页
        2.1.2 信访制度第25页
        2.1.3 法治第25-26页
        2.1.4 信访法治化第26页
    2.2 现代法治理论第26-34页
        2.2.1 法治思维是现代治理的首要思维第26-28页
        2.2.2 法治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方式第28-30页
        2.2.3 法治建设评价标准第30-34页
第三章 江苏信访治理的案例研究第34-54页
    3.1 几类信访案例引发的思考第34-42页
        3.1.1 一起历史遗留类信访案例第34-36页
        3.1.2 一起征地类信访案例第36-38页
        3.1.3 一起农村农业类信访案例第38页
        3.1.4 一起房屋拆迁类信访案例第38-40页
        3.1.5 一起涉法涉诉类信访案例第40-41页
        3.1.6 相关思考第41-42页
    3.2 江苏信访矛盾的主要类型第42-47页
    3.3 江苏信访矛盾的主要特点第47-48页
    3.4 江苏信访治理困境的表现形式第48-50页
    3.5 江苏推进信访改革的创新举措第50-54页
        3.5.1 实施诉讼和信访分离制度第50页
        3.5.2 规范信访秩序第50页
        3.5.3 分类处理信访投诉第50页
        3.5.4 优化信访绩效考核体系第50-51页
        3.5.5 大力推行网上信访第51页
        3.5.6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第51-52页
        3.5.7 推行“依法逐级走访权益保障卡”制度第52-54页
第四章 信访制度与实践困境分析第54-68页
    4.1 信访的法制体系、实践功能及运行绩效第54-59页
        4.1.1 信访的法制体系第54-55页
        4.1.2 信访的实践功能第55-57页
        4.1.3 信访的运行绩效第57-59页
    4.2 信访制度困境的原因剖析第59-65页
        4.2.1 信访法制体系不健全第59-60页
        4.2.2 信访定位和功能模糊第60-61页
        4.2.3 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第61-62页
        4.2.4 信访工作体制不健全第62-63页
        4.2.5 信访运行机制不完善第63-65页
    4.3 信访制度的缺陷及危害第65-68页
        4.3.1 信访制度出现了严重的制度及功能错位第66页
        4.3.2 信访制度对司法权威构成了挑战第66-67页
        4.3.3 信访制度导致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受到损害第67-68页
第五章 信访法治化思路第68-90页
    5.1 信访法治化的提出第68-69页
    5.2 域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69-71页
        5.2.1 部分域外民愿表达机制第69-70页
        5.2.2 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启示第70-71页
    5.3 运用法治思维,攻克信访改革难点第71-79页
        5.3.1 规则思维是法治思维的基础和前提第71-73页
        5.3.2 权利保障思维是法治思维的重要内容第73-74页
        5.3.3 权力制约思维是法治思维的核心要义第74-76页
        5.3.4 程序思维是法治思维的方法保证第76-79页
    5.4 运用法治方式,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职能第79-84页
        5.4.1 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第79-82页
        5.4.2 运用法治方式维护稳定第82-84页
    5.5 信访改革的法治化探索第84-90页
        5.5.1 信访依据的法治化第84-85页
        5.5.2 信访功能的法治化第85-86页
        5.5.3 机构设置的法治化第86-87页
        5.5.4 受理范围的法治化第87页
        5.5.5 处理标准的法治化第87-88页
        5.5.6 处理程序的法治化第88-90页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豚鼠发育过程前庭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抗汉坦病毒单克隆抗体1A8鼠/人嵌合Fab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