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私企地位平等性之分析 | 第8-16页 |
一、 私企概念之界定 | 第8-9页 |
二、 私企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逐渐提高 | 第9页 |
三、 四次修宪确立了私营经济坚实的宪法基础 | 第9-12页 |
四、 现阶段我国私营经济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 第12-13页 |
五、 刑法应赋予私企平等的法律地位 | 第13-16页 |
第二部分 私企可否作为单位犯罪主体之辨析 | 第16-31页 |
一、 单位犯罪概念之界定 | 第16-21页 |
二、 法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称谓之争 | 第21-22页 |
三、 单位犯罪主体之成立条件 | 第22-25页 |
四、 私企作为单位犯罪主体之论证 | 第25-31页 |
第三部分 私企业主个人犯罪与单位犯罪之界定 | 第31-35页 |
一、 私营企业是否依法成立和具备单位条件 | 第31-32页 |
二、 私企业主以何名义和身份实施犯罪 | 第32-33页 |
三、 私企业主实施的行为内容和后果是否归属私营企业 | 第33-34页 |
四、 私企业主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否为刑法所规定 | 第34-35页 |
第四部分 私企犯罪刑罚适用原则解析 | 第35-42页 |
一、 我国单位犯罪刑罚适用原则综述 | 第35-40页 |
二、 私企犯罪刑罚适用原则解析 | 第40-42页 |
结 语 | 第42-43页 |
注 释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0-53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3页 |
后 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