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强性介质和压电介质论文

铁电薄膜极化性质的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第4-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5-33页
    1.1 铁电体第15-19页
        1.1.1 铁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第15-17页
        1.1.2 铁电体的分类第17-19页
    1.2 铁电薄膜第19-21页
        1.2.1 铁电薄膜的制备第20页
        1.2.2 铁电薄膜的发展现状第20-21页
    1.3 铁电薄膜的应用第21-25页
        1.3.1 铁电存储器第21-23页
        1.3.2 移相器第23-24页
        1.3.3 热释电探测器第24-25页
    1.4 铁电薄膜的研究现状第25-31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31-33页
第2章 铁电薄膜的理论研究方法第33-43页
    2.1 热力学唯象理论第33-36页
    2.2 微观理论第36-43页
        2.2.1 软膜理论第36-38页
        2.2.2 振动-电子理论第38-39页
        2.2.3 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第39-41页
        2.2.4 格林函数方法第41-43页
第3章 两种不同组分的铁电双层膜物性的理论研究第43-63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理论和模型第44-48页
        3.2.1 铁电双层膜模型第44-45页
        3.2.2 理论第45-48页
    3.3 铁电双层膜的极化特性第48-53页
        3.3.1 平均极化与参量α的关系第48-51页
        3.3.2 平均极化与参量γ的关系第51-52页
        3.3.3 平均极化与界面耦合系数的关系第52页
        3.3.4 平均极化与l_s和λ的关系第52-53页
    3.4 铁电双层膜的介电极化率特性第53-57页
        3.4.1 平均介电极化率与参量α的关系第53-55页
        3.4.2 平均介电极化率与参量γ的关系第55页
        3.4.3 平均介电极化率与界面耦合系数的关系第55-56页
        3.4.4 平均介电极化率与l_s和λ的关系第56-57页
    3.5 铁电双层膜极化的空间分布第57-60页
    3.6 铁电双层膜的热释电性质第60-62页
    3.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铁电薄膜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第63-101页
    4.1 引言第63-64页
    4.2 理论和模型第64-67页
    4.3 数值计算结果和讨论第67-99页
        4.3.1 铁电薄膜极化的空间分布第68-78页
        4.3.2 铁电薄膜平均极化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第78-83页
        4.3.3 铁电薄膜的电滞回线第83-90页
        4.3.4 反转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第90-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结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个人简历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易化PCI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研究
下一篇:AQP4,Kir4.1,Na+,K+-ATPase及NGB在人脑出血灶周表达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