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遥感勘探论文

基于热红外高光谱主要造岩矿物丰度反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高光谱端元光谱提取技术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混合像元分解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页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第14-1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4-15页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15-18页
    2.3 地质矿产概况第18-19页
第3章 TASI光谱数据预处理第19-26页
    3.1 高光谱遥感影像来源第19页
    3.2 TASI数据预处理第19-26页
        3.2.1 去除噪声第19-21页
        3.2.2 大气校正第21-22页
        3.2.3 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第22-26页
第4章 岩石矿物端元提取第26-36页
    4.1 岩石矿物发射光谱理论第26页
    4.2 常见端元提取方法简介第26-30页
        4.2.1 基于PPI的端元提取第26-28页
        4.2.2 基于SMACC的端元提取第28页
        4.2.3 基于ATGP的端元提取第28-29页
        4.2.4 基于VCA的端元提取第29-30页
    4.3 基于模拟数据的方法对比实验第30-36页
        4.3.1 对比实验第30-34页
        4.3.2 结论第34-36页
第5章 混合像元分解及实验分析第36-61页
    5.1 混合像元分解简介第36-37页
    5.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性混合光谱模型分解方法第37-40页
        5.2.1 非限制性最小二乘法(UCLS)第38页
        5.2.2 和为一限制最小二乘法(SCLS)第38-39页
        5.2.3 非负限制性最小二乘法(NCLS)第39页
        5.2.4 全限制性最小二乘法(FCLS)第39-40页
    5.3 基于端元可变的线性混合光谱模型分解方法第40-46页
        5.3.1 端元可变理论及误差分析第40-42页
        5.3.2 基于最优端元选择的FCLS算法第42-44页
        5.3.3 基于最小二乘误差的端元搜寻FCLS算法第44-46页
    5.4 实验与分析第46-61页
        5.4.1 模拟数据实验对比第47-52页
        5.4.2 研究区高光谱数据实验对比第52-61页
第6章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湖南土壤断面中土壤的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特征对比--以冲积物母质为例
下一篇:中元古代微生物礁形成机制及其古环境意义--以北京延庆高于庄组四段生物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