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盐化物融雪沥青路面耐久性及其融雪持久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物理类铺装防护第10-11页
        1.2.2 化学类铺装防护第11-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5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二章 原材料性质及试验方法第15-30页
    2.1 原材料技术性质第15-17页
        2.1.1 盐化物第15页
        2.1.2 沥青第15-16页
        2.1.3 粗、细集料及矿粉第16-17页
    2.2 混合料级配组成选择第17-20页
        2.2.1 矿料级配的选择第17-18页
        2.2.2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级配修正第18-20页
    2.3 混合料耐久性试验方法第20-25页
        2.3.1 体积指标测定试验第20-21页
        2.3.2 水稳定性试验第21-23页
        2.3.3 老化性能试验第23-24页
        2.3.4 疲劳性能试验第24-25页
    2.4 混合料融雪持久性能分析试验第25-30页
        2.4.1 盐分溶析试验第25-27页
        2.4.2 降雨气温模拟实验第27-30页
第三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变化规律研究第30-42页
    3.1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分析第30-33页
        3.1.1 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分析第30页
        3.1.2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理论终值第30-33页
    3.2 浸泡时间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影响分析第33-36页
    3.3 温度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影响分析第36-40页
        3.3.1 温度效应对普通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影响第38-39页
        3.3.2 温度效应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影响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研究第42-47页
    4.1 浸泡时间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影响分析第42-43页
    4.2 冻融循环次数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影响分析第43-44页
    4.3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改善分析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第47-55页
    5.1 沥青路面疲劳破坏机理分析第47-48页
    5.2 应力比对盐化物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分析第48-49页
    5.3 应力比—疲劳寿命方程分析第49-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研究第55-63页
    6.1 短期老化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影响分析第55-57页
    6.2 长期老化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影响分析第57-59页
    6.3 长期老化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影响分析第59-61页
    6.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七章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雪持久性研究第63-79页
    7.1 空隙率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雪持久性影响分析第63-71页
        7.1.1 空隙率与盐分析出量值分析第63-65页
        7.1.2 盐分析出次数分析第65-67页
        7.1.3 最佳空隙率范围第67页
        7.1.4 融雪效能持续年限分析第67-71页
    7.2 降雨量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雪持久性影响分析第71-73页
        7.2.1 气候分区中雨量指标选择与计算方法第71-72页
        7.2.2 降雨量与盐分析出量值分析第72-73页
    7.3 温度对盐化物沥青混合料融雪持久性影响分析第73-76页
        7.3.1 气候分区中温度指标选择与计算方法第73-75页
        7.3.2 温度与盐分析出量值分析第75-76页
    7.4 不同气候分区下盐化物融雪效能年限分析第76-78页
    7.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设想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米诺环素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下一篇:K~+Cl~-协同转运蛋白2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褪黑素神经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