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 固相萃取技术 | 第18-22页 |
1.3.1 固相萃取技术的概述 | 第18-19页 |
1.3.2 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 | 第19-20页 |
1.3.3 固相萃取技术的操作步骤 | 第20-21页 |
1.3.4 固相萃取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 | 第22-24页 |
1.4.1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的概述 | 第22页 |
1.4.2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 | 第22-23页 |
1.4.3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的操作步骤 | 第23-24页 |
1.4.4 分散液相微萃取的应用 | 第24页 |
1.5 拟除虫菊酯的理化特征以及进入水体的途径 | 第24-26页 |
1.5.1 拟除虫菊酯的理化特征 | 第24-25页 |
1.5.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进入水环境的途径 | 第25-26页 |
1.6 测定水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常用方法 | 第26-27页 |
1.7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SPE-GC/MS测定地表水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研究15 | 第28-37页 |
2.1 概述 | 第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2.2.2 GC/MS条件 | 第28-29页 |
2.2.3 固相萃取的步骤 | 第29-30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2.3.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 第30页 |
2.3.2 水样穿透体积的确定 | 第30-31页 |
2.3.3 淋洗液的选择 | 第31页 |
2.3.4 洗脱剂种类的选择 | 第31-32页 |
2.3.5 洗脱剂用量的选择 | 第32-33页 |
2.3.6 水样pH的选择 | 第33-34页 |
2.3.7 盐浓度的选择 | 第34页 |
2.3.8 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检出限和精密度 | 第34页 |
2.3.9 实际水样的测定 | 第34-35页 |
2.4 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DLLME-GC/MS测定地表水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研究 | 第37-48页 |
3.1 概述 | 第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3.2.2 GC/MS条件 | 第37页 |
3.2.3 分散液相微萃取的步骤 | 第37页 |
3.2.4 计算公式 | 第37-39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3.3.1 萃取剂种类的选择 | 第39页 |
3.3.2 分散剂种类的选择 | 第39-40页 |
3.3.3 萃取剂用量的选择 | 第40-41页 |
3.3.4 分散剂用量的选择 | 第41-42页 |
3.3.5 萃取时间的选择 | 第42-43页 |
3.3.6 水样盐度的选择 | 第43-44页 |
3.3.7 水样pH的选择 | 第44-45页 |
3.3.8 其他因素的选择 | 第45页 |
3.3.9 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检出限和精密度 | 第45页 |
3.3.10 实际水样的测定 | 第45-46页 |
3.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DSPE-GC/MS测定地表水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研究35 | 第48-56页 |
4.1 概述 | 第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4.2.2 GC/MS条件 | 第48页 |
4.2.3 分散固相萃取的步骤 | 第48-49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4.3.1 固相萃取剂种类和用量的选择 | 第49页 |
4.3.2 固相萃取剂的活化方式的选择 | 第49-50页 |
4.3.3 洗脱剂种类的选择 | 第50-51页 |
4.3.4 洗脱剂用量的选择 | 第51页 |
4.3.5 振荡时间的选择 | 第51-52页 |
4.3.6 水样pH和盐度的选择 | 第52-53页 |
4.3.7 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检出限和精密度 | 第53页 |
4.3.8 实际水样的测定 | 第53-54页 |
4.4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