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润土基煤泥水絮凝剂制备与应用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膨润土的资源特点及主要用途 | 第11-17页 |
1.1.1 概述 | 第11页 |
1.1.2 国内外膨润土资源的分布状况 | 第11-12页 |
1.1.3 膨润土的资源特点 | 第12-16页 |
1.1.4 国内外膨润土的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1.2 有关膨润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7-26页 |
1.2.1 膨润土的提纯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1.2.2 膨润土的钠化改性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1.2.3 膨润土的有机改性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2.4 膨润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1.3 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26-29页 |
1.3.1 研究背景 | 第26-2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2.1 实验样品与试剂 | 第29-30页 |
2.1.1 试剂、药品 | 第29-30页 |
2.1.2 实验样品 | 第30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2.3 实验过程及方法 | 第30-31页 |
2.3.1 天然膨润土提纯方法 | 第30页 |
2.3.2 膨润土钠化改性方法 | 第30-31页 |
2.3.3 膨润土有机改性方法 | 第31页 |
2.4 实验效果评定指标 | 第31-33页 |
2.4.1 吸蓝量测定 | 第31-32页 |
2.4.2 膨胀容测定 | 第32页 |
2.4.3 膨润值测定 | 第32页 |
2.4.4 有机物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膨润土提纯研究 | 第33-43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膨润土提纯实验 | 第33-42页 |
3.2.1 分散剂选择实验 | 第33-34页 |
3.2.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3.2.3 超声强度对提纯实验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4 超声时间对膨润土提纯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5 搅拌温度对膨润土提纯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6 搅拌转速对膨润土提纯效果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膨润土钠化改性研究 | 第43-53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膨润土钠化改性实验 | 第43-51页 |
4.2.1 钠化剂选择实验 | 第43-44页 |
4.2.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4.2.3 Na~+浓度对钠化实验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4 钠化温度对钠化实验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5 钠化时间对钠化实验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膨润土有机改性研究 | 第53-59页 |
5.1 膨润土钠化改性实验 | 第53-58页 |
5.1.1 有机改性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5.1.2 有机改性剂用量对有机改性实验的影响 | 第55-57页 |
5.1.3 料浆浓度对有机改性实验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有机膨润土在煤泥水沉降中的应用 | 第59-65页 |
6.1 煤样分析及煤泥水自然沉降实验 | 第59-62页 |
6.1.1 煤样分析 | 第59-61页 |
6.1.2 煤泥水自然沉降实验 | 第61-62页 |
6.2 PAM 絮凝沉降实验 | 第62-63页 |
6.3 有机膨润土絮凝沉降实验 | 第63-6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