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况 | 第13-17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19-25页 |
2.1 社会建设的概念 | 第19-21页 |
2.1.1 社会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2 社会建设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 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据 | 第25-39页 |
3.1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3.1.1 近代西方社会思潮中的社会建设思想 | 第25-26页 |
3.1.2 马克思及列宁斯大林的社会建设思想 | 第26-29页 |
3.1.3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社会建设思想 | 第29-31页 |
3.2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提出的历史依据 | 第31-39页 |
3.2.1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现状 | 第31-32页 |
3.2.2 中国历史上社会建设的经验 | 第32-34页 |
3.2.3 原苏联社会建设的经验 | 第34-39页 |
第四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9-63页 |
4.1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 | 第39-42页 |
4.1.1 重点发展民生,满足社会需求 | 第39-40页 |
4.1.2 完善社会民主,保障民众权利 | 第40-41页 |
4.1.3 巩固红色政权,抵抗外敌入侵 | 第41-42页 |
4.2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42-47页 |
4.2.1 实事求是的原则 | 第42-43页 |
4.2.2 以民为本的原则 | 第43-45页 |
4.2.3 统筹兼顾的原则 | 第45-47页 |
4.3 延安时期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47-63页 |
4.3.1 发展农商生产,改善民众生活 | 第47-50页 |
4.3.2 实行精兵简政,推行减租减息 | 第50-53页 |
4.3.3 发展社会教育,提升民众文化 | 第53-54页 |
4.3.4 倡导卫生运动,提高医疗水平 | 第54-57页 |
4.3.5 成立边区妇联,倡导妇女解放 | 第57-59页 |
4.3.6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民众权利 | 第59-63页 |
第五章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价值 | 第63-75页 |
5.1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的历史成就 | 第63-66页 |
5.1.1 生活水平改善,逐步摆脱贫困 | 第63-64页 |
5.1.2 探索社会建设,积累执政经验 | 第64-66页 |
5.2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66-69页 |
5.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 第66-67页 |
5.2.2 奠定了党的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67-69页 |
5.3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69-72页 |
5.3.1 重视发展民生,维护公平正义 | 第69-70页 |
5.3.2 坚持以民为本,提高执政水平 | 第70-72页 |
5.4 延安时期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局限性 | 第72-75页 |
5.4.1 抗战历史背景,重心倾向于军队 | 第72-73页 |
5.4.2 缺乏执政经验,政策带有空想性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页 |